2011年高考政治热点 查漏补缺的四个时政小热点高(8)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A.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B.政治职能和经济建设职能
C.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D.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和文化职能
5.甘肃省河西走廊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是中国东部通向西域的咽喉要道。河西走廊成为古代的“丝绸之路”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地区沙漠广布,而河西走廊绿洲多
B.河西走廊大量生产丝绸
C.河西走廊是古代的商业中心
D. 河西走廊物产非常丰富
6.甘肃省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全面推进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社会建设。据此回答下列做法符合“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的有
A.广大农村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农作物秸杆做燃料
B.大力发展小镍矿等矿厂,全面开发矿产资源
C.大力发展高新产业,积极降低能耗
D.加大矿产资源出口量,为国家创收
7.下列决策、生产和生活方式中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是
A.甘肃省政府决定建立生态工业示范园
B.甘肃省有关部门推广节水生态型“泡沫公厕”
C.甘肃部分企业使用不可降解包装材料
D.甘肃省推广使用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8.人类逐步赞同可持续发展,倡导循环经济,主要鉴于
A.经济的全球化 B.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
C.知识经济的兴起 D.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9.在下列描绘隋唐农业发展状况的诗句中,对经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利的是
A.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B.海将盐做雪,山用火耕田
C.学农未为鄙,亲友勿笑余 D.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10.在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有一种农田是在沿江、濒海或滨湖地区筑堤围而垦成的,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它应该是
A.圩田 B.井田 C.更名田 D. 屯田
11.《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更好地发挥甘肃省资源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作为资源大省,经过多年发展之后,甘肃资源有优无势。一些甘肃财政的重要支柱企业,因发展方式粗放,资源能源利用水平低下,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从长远看,要实现工业强省的发展目标,必须高效利用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现实面前的必然之选。
(1)简述甘肃省制定《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的辩证唯物论依据。
(2)结合材料,从经济常识角度为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三、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A 6.C 7.C 8.D 9.B 10.A
11.(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还要求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指导实践。《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属于正确的思想意识,是认真分析甘肃省省情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规律是客观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要求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正确处理了人与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甘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财务公司问责制度
下一篇:石油固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