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过程、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4)

时间:2025-07-12

-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过程、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

国国防部把数据融合技术列为90年代重点研究开发的20项关键技术之一。据统计,1991年美国已有54个数据融合系统引进到军用电子系统中往,其中87%已有试验样机、试验床或已被应用。目前已进进实用阶段。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解决目标识别、战场态势关联与估计处于应用试验阶段;信息融合仿真试验、测试与评估技术目前正在向适应联合作战需求的方向发展,效能评估处于建模阶段。上述技术所形成的信息融合产品已装备在某些战术、战略系统中。如‘全球网络中心监视与瞄准‘(GNCST)系统是美国空军的新型情报信息融合处理系统,该系统对信息源几乎没有限制,可接收无人机(UAV)、E-8C、RC-135等平台上光电、合成孔径雷达、信号情报侦察装置等各种传感器的近实时信息,将它们消化处理成对作战官兵有用的信息,并以很快的速度和很高的精度发送给用户。

英国BAE系统公司还开发一种被称作‘分布式数据融合 ‘(DecentralizedDataFusiON,DDF)的信息融合新技术。这项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采用的是分布式数据融合技术,而传统的数据融合都是集中式的,即所有的信息在一个中心节点完成综合和融合。这样,一旦中心节点遭到攻击,就会破坏整个系统。但采用DDF技术的系统就不存在这样的题目,由于综合和融合是在网络中的任何节点上进行的。若一个节点脱离网络,其他部分仍会继续工作并共享、综合和融合信息。

BAE系统公司已成功验证了将地面和空中的分散的传感器组网互联并融合其信息的技术。使传感器网络中的全部数据都被实时地综合和融合到了一幅单一的作战空间态势图中。该公司在试验中成功在8个节点之间进行了组网互联,这8个节点包括2架自主式UAV、1台战场监视雷达、1台武器定位雷达、2名带有电子式双眼看远镜及掌上电脑的士兵和2名乘坐吉普车在试验场上机动的士兵。整个网络可以动态地进行重新布局。一旦武器定位雷达检测到‘敌‘火炮开火,自主式UAV可立即得到相关信息,并迅速飞往有关区域进行调查;战场侦察雷达可跟踪地面机动目标,即使该目标离开了视线,该雷达仍可对目标保持‘虚拟跟踪‘或‘虚拟警戒‘;一旦某架UAV飞越了一个不同的传感器,它将把该传感器引进这个网络,从而使单一态势图中的信息更为完备和正确。

-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过程、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