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党课讲稿(9)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兴中华”、“民族复兴”,我们要从孙中山说起。
孙中山是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人,并为之努力奋斗终生。1894年11月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建兴中会,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二百六十多年的君主专制。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说:大家为国奋斗,造成世界第一个好国家,才是大志气。希望大家从今天起,要立这个大志气。在《建国方略》中讲到:火车进藏、建三峡水库和世界级港口等梦想。
在中共党史上,李大钊是第一个提出“中华民族之复活”的共产党人,这里用词虽不一样,但意义是一样的。毛泽东在1956年说:“我们这个国家建设起来,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将完全改变过去一百多年落后的那种状况,被人看不起的那种情况,倒霉的那种情况,而且会赶上世界上最强大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美国。”但是,当时的基础条件差,超英超美的心太急,演变成1958年的大跃进,虽然带来很大的损失,但为后面的发展积累了经验教训。当时的时髦词汇无疑是“超英赶美”。
当时为什么会提出“超英赶美”?讲起来有一个过程。1957年毛泽东率团参加了苏联庆祝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庆典和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我的印象中,毛主席就去过前苏联老大哥家,其他国家都没去。会上,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慷慨激昂地提出通过和平竞赛,苏联在今后15年内不仅赶上并且超过美国,与此同时,在内部确定,从1959年算起,在内达到共产主义。性急的赫鲁晓夫在两个月后的苏共二十一大上,公开宣布苏联进入了“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时期”。听了赫鲁晓夫的讲话,回到代表团驻地,毛泽东关上门思索了许久。他把目光瞄准了衰落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为了谨慎起见,毛泽东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在北京的中央领导人,征得了他们同意。于是,在11月18日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毛泽东面对各国代表侃侃而谈,挥动着大手豪迈地宣布:“中国今年有了520万吨钢,再过5年,可以有1000万吨到1500万吨钢;再过5年,可以有3500万吨到4000万吨钢。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者超过英国。”随后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运动,人们提出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
邓小平再提“振兴中华民族”。1990年邓小平会见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时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他说:“当我听到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马上就联想到19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可见小平同志的爱国之心和民族气概。1982年9月24日上午,挟马岛战争胜利之威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谈判,称遇到“钢铁公司”。撒切尔说:“有关香港的3个条约,白纸黑字写在那里,任何人都不能抹煞这一事实。既然这些条约仍然存在,那么就必须得遵守。”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香港是中国的领土,我们一定要收回来的!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谈判结束后,铁娘子走出人民大会堂,失神摔倒在地,手提包摔出去好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到1990年,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江泽民同志1997年11月1日在哈佛大学演讲:中国人民所以要进行百年不屈不挠的斗争,所以要实行一次又一次的伟大变革,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所以要加强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所以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一个目标,实现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