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检测题111x(3)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3 B .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C .通过透镜可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D .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位置才能成像
19. 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能够呈现(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倒立、等大的实像
20.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B. 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C. 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D. 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21. 小明用焦距为10cm 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如上图所示.这时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 )
A .等于10cm
B .小于10cm
C .大于20cm
D .在10cm 与20cm 之间
2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 . 放大镜
B .幻灯机
C .照相机
D .潜望镜
23. 以下各图中成虚像的是( )
A .a 、b
B . b 、c
C . a 、c
D . a 、d
24.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º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
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
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凸透镜往下移动
B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凸透镜往上移动
C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凸透镜往下移动
D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凸透镜往上移动
25.下列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4
A .②① ;
B .③① ;
C .②④ ;
D .③④ 。
26.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 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填“会聚”或“发散2 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远视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下左图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
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
明应该拿图 _______中的那一副。
. 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选填 “实”或“虚”)。
4.如图4所示,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的实像。( 选填“正立”或“倒立”)
5.“湖静映彩霞”和“潭清疑水浅”分叙述了两种物理现象,前句说的是光的 ;后句说的是光的 现象
6.照相机的镜头和放大镜,都是 镜,使用时,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 像,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 像
14.如图是放映电影的情形。图中的现象可以表明,光在空气中是沿 ______ 传播的;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景物,这是光的 _______ 现象;银幕上的景物是电影胶片通过光的 形成的 像。
15. 下列现象:① 夜晚看到星星闪烁;② 阳光、灯光下产生影子;③ 日蚀、月蚀的形成;④ 鱼缸中的鱼看起来变大了;⑤ 阳光下的不锈钢耀眼刺目;⑥ 配戴眼镜矫正视力;
⑦ “镜花水月”;⑧ “楼台倒映入池塘”;⑨ 照相。请你根据光学知识给它们进行分类:
第一类有: ,理由是: ; 第二类有: ,理由是: ;
下一篇:开关电源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