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18)

时间:2025-04-28

混凝土,环氧,抗氯离子

7.1.8施工前形成的施工技术方案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1、质量保证体系及其验证制度。

2、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及其检验方法。

3、落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所提出的特殊要求的具体措施。

4、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其检验方法。5、设计和施工技术文件未明确的混凝土专项检查的方法、设备及标准。6、按照混凝土验收标准的要求对施工试件的制作和养护所做出的明确规定。7、预应力结构和连接缝施工的专门操作细则和质量检验标准。

7.2原材料储存与管理

7.2.1混凝土原材料进厂(场)后,应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和复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进厂(场)。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应按有关规定清除出厂(场)。

7.2.2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厂)后,应及时建立“原材料管理台帐”,台帐内容包括进货日期、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复试检验报告”编号及检验结果等。“原材料管理台帐”应填写正确、真实、项目齐全。

7.2.3混凝土用水泥、矿物掺和料等应采用散料仓分别存储。袋装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期间应用专用库房存放,不得露天堆放,且应特别注意防潮。水泥储运过程中,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装运水泥的车、船应有棚盖。

2、贮存水泥的仓库应设在地势较高处,周围应设排水沟。3、在装卸、搬移过程中不得抛掷袋装水泥。

4、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分批堆垛水泥,堆垛高度不宜大于2.0m。堆垛应架离地面0.2m以上,并距离四周墙壁0.2~0.3m,或预留通道。

5、不宜露天堆放水泥,临时露天堆放时应上盖下垫。

6、储存散装水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泥的温度或防止水泥升温。7.2.4混凝土用粗骨料应按要求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

7.2.5不同混凝土原材料应有固定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标明材料名称、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进厂(场)日期。原材料堆放时应有堆放分界标识,以免误用。骨料堆场应事先进行硬化处理,并设置必要的排水条件。

7.3配合比的选定

7.3.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强度等级、混凝土耐久性、原材料品质以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通过计算、试配、调整等步骤选定。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应满足施工要求,配制成的混凝土应满足设计强度、耐久性等质量要求。7.3.2选定混凝土配合比应遵循如下基本规定: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1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