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介绍

发布时间:2021-06-11

介绍丹霞地貌

介绍丹霞地貌

介绍丹霞地貌

介绍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简介 丹霞地貌,是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 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中国广东 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 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1928年, 冯景兰等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丹霞地貌,并把形 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此 后又有多人对其概念进行阐述。

介绍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形成机制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 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 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 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 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 岩”。 水平构造地貌:由铲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 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 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 状地形。

介绍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 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 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 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 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 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 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 成缓坡丘陵。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 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化沉积, 甚至发育有石钟乳。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 所形成锦绣般的地形,称为锦石。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 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 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 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 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 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各岩块之间常形 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 洞。

介绍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介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