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存问题的分(2)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第11期(总第615期量。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与高等院校对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理解不准确、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殊性认识不足有关。
(三)缺乏配套教材
教育硕士的教材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与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相配套的教材并不多。
实际教学中对教材基本没有统一要求,由任课教师指定参考书目。有的院校在教育硕士的培养上与普通硕士基本相同,是“同班人马,两块牌子”,相同方向的两种学位不仅课程相同,教材也相同。教材更多地关注理论的研究和概念原则的解释,缺乏中小学实践的研究。而且教材多是书面材料,很少有针对性的视听材料与生动鲜明的配套案例,使得教育硕士的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难以建立紧密联系,理论知识难以内化为教育教学技能和科研实践的能力。
(四)导师队伍参差不齐
教育硕士是培养中小学在职教师的专业学位,在培养上强调研究生实践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因而,教育硕士导师在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应该具有中小学实践教学的经历和经验,熟悉中小学的教学现状,尤其是对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具备较高的学科教学理论水平和进行学科教学实践研究的能力,并能够胜任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任务。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教育硕士的导师队伍参差不齐,真正从事中小学教育管理和学科教学论的教师并不多,教育硕士指导教师大多数由学术性硕士导师兼任。由于这部分导师长期受传统学术性硕士教学和指导方式的影响,普遍缺乏基础教育教学与管理的科研积累和实践经验,不了解中小学现状和教育教学实际,满足不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需要,在教学中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案例和实践环节。从学位论文的选题立论、资料收集到指导答辩等环节均以学术性硕士的标准统一要求,不能突出教育硕士注重应用研究、创新研究的特点和职业特色。这样的导师队伍势必影响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另外,研究生扩招和教育硕士招生规模扩大后,教师的指导力量跟不上,有的教师一届要带三四个博士和三四个普通硕士甚至更多,还要带六七个教育硕士,同时,又要从事繁重的本科教学和科研工作,很难有精力顾及教育硕士的培养。
三、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一)提高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提高中小学教师和管理干部学历层次的有效途径,为我国基础教育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满足了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对师资队伍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地位,加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加大教育硕士的培养力度。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明确教育硕士培养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培养院校要切实认识到教育硕士培养的重要性,使其成为与学术性教育并驾齐驱的研究生教育;教育硕士所在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报考教育硕士;教育硕士本人也要认识到教育硕士学习的重要性,明确目标,认识到担负的重要职责,认真学习。
(二)改革课程体系,强化案例教学
专业性和实践性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鲜明特点,也是区别教育学学术性学位的根本所在。要体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
交流平台
这两大特点,必须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做到学科专业理论和学科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既要重视理论课程,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又要加强实践性课程,以提高学生现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强化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教师运用预备好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讨论和分析问题,从而发展学生能力、培养良好品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它从来自实践的案例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学生自学、课堂讨论等,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
教育硕士的教材要体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要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紧紧围绕教学工作展开,使教育专业理论与职业技能训练紧密结合,体现专业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具体的教材开发上,师范院校可与中小学校联合,师范院校具有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才优势,理论水平高,国内外的教育资料齐全,但不足的是对中小学教学实际不了解,缺乏对教学现实问题的认识;而从事多年教学一线的教师经验丰富,了解实际情况,二者联合,有利于扬长避短,编写出鲜活的教材。另外,教材的形式也应多样化,既要有书面材料,又要编制多媒体课件,收集典型案例编制成声像资料,通过多种形式充实教材内容,加强教育硕士教材建设。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随着教育硕士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目前的导师队伍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加强学科教学论师资力量。一方面,培养一批了解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和新课程改革的学科教学论专业教师;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导师队伍的培训力度。很多教育硕士的指导教师,对基础教育都不曾有深 …… 此处隐藏:49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基因工程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