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3)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究证实,页岩气不仅生成于烃源岩,而且还能大量存储于其中。 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 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 方式的天然气聚集。 它是天然气生成以后在烃源岩层内就近聚集的结果, 具有 “原地” 成藏得特点。在页岩气藏中,天然气页可以存在于夹层状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 质粉砂岩、甚至砂岩地层中。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特殊的赋存 方式使之不受圈闭的控制,因此有人把他归属于“连续性气藏”。 页岩气有多种成因类型,可以是生物成因、热成因、也可以是生物-热成因。作 为生物成因气, 通过埋藏早期的成岩作用或侵入的大气降水中富含的细菌微生物活动 而形成; 作为热成因气, 通过在埋藏较深或温度较高时干酪跟的热降解或低熟生物气 再次裂解形成,以及油和沥青达到高成熟时二次裂解生成 。 1.2.2 国内外页岩气开发前景研究现状 20 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尽管受到石油工程技术的制约,但一些石油公司 如 米歇尔(Mitchell)能源公司等仍然坚持在渗透率极低的细粒储层(文中主要是指页 岩,但实际上包括细粒硅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探索。石油公司 早期采用水平井开发页岩气,并在奥斯汀白垩层中进行了先导试验。后来,该技术在 沃斯堡(Fort Worth)盆地以北的巴奈特(Barnett)页岩储层开发中进行了推广应 用。同时,石油公司开始试验应用新的完井与增产技术,例如多级水力压裂技术、滑 溜水压裂液(包括线性和交联凝胶)以及不同尺
寸的支撑剂。21 世纪初,由于天然 气价格升高,以及在钻井、完井和开发方面的技术突破,使得用水平井开采巴奈特页 岩变得经济可行。页岩气藏初期产量高、天然气价格高,这极大地促进了页岩气开采 的发展, 而且页岩区块的均质性强、 横向分布广并具有达几万平方公里生产面积的 “资 源区带”,从而引发了一场页岩气革命,形成了一个新的、直到现在还在继续发展的 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方向[5]。但从国内外页岩气开发现状来看,页岩气勘探开发还存在 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 包括机理分析与研究、 实验测试与分析、 有利选区与评价、 含气特点与模拟、产能分析及预测、压裂技术与压裂液、精确导向与储层改造等。页 岩气藏开发成本高, 难度大, 以及技术上的缺陷都是制约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原因。 因此,需要创新页岩气储层评价技术、射孔优化技术、水平井技术和压裂技术,逐步 形成适合我国页岩气特点的开发技术是关键。 还有就是鉴于目前国内页岩气研究队伍 力量十分薄弱以及管理机制的不健全,这些都需要国家管理层得积极努力[4-13]。 1.2.3 国内外页岩气开发技术研究现状 页岩气藏的特性决定了页岩气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被开采出来。 与含气页岩有关的 特征包括缺少明显的盖层和圈闭、无清晰的气水界面、天然裂缝发育、最终采收率低 于常规气藏以及极低的基岩渗透率[14]。由于页岩的致密性,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页岩 气藏储层厚度都比较大。自从页岩气产业化以来,国内外都在储层评价、水平井[4]
增产、射孔优化和压裂增产技术上不断创新以寻求最佳的经济效益
[15]
。
美国将页岩气田开发周期划分为 5 个阶段,即资源评估、勘探启动、早期开采、 成熟开采和产量递减阶段。 在资源评估阶段需要对页岩及其储层潜力做出评估。在勘 探启动阶段开始钻探试验井,测试压裂并预测产量。进入早期开采阶段后,开始快速 开发,建立相应标准。在成熟开采阶段进行生产数据对比,确定气藏模型,形成开发 数据库。经过一定时间的开采后,进入到产量递减阶段,为了减缓产量递减速度,在 此阶段通常需要实施再增产措旅,如重复压裂、人工举升等。整体看这 5 个阶段,开 发页岩气所采用的技术与常规天然气开发技术都是有所区别的。 伴随页岩气开发技术的逐步成熟,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进程也不断加快。为了 适应勘探开发的形势, 基于页岩气开发技术方面的进展以及前人所做的工作,认为可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和攻关:第一,页岩气资源量(储量)评价。该研究方向 涉及页岩气基质孔隙度
、裂缝系统、页岩气吸附规律以及含气饱和度的评价方法。第 二,页岩气渗流机理研究。对于渗流机理,要设计出适用于页岩气的多种渗流方式下 的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通过试验,建立页岩气渗流规律。第三,水平井及水平井压 裂裂缝优化技术。 着重研究水平井参数及水平井压裂裂缝参数在不同页岩储层特征下 对页岩气井产能的影响。第四,页岩气储集层的储层保护技术。由于页岩储集层孔隙 度、渗透率很小,钻井和储层改造过程中储层保护极其重要,包括钻井液体系选择、 压裂过程中工作液的选取等。 第五。 适应页岩气储层特征的数值模拟器的开发和应用。 我国水平井钻井技术与欠平衡钻井技术已经比较成熟,2005 年以来,西南油气田先 后引入 LWD、旋转地质导向、FEMWD 等先进装备,2007 年应用欠平衡钻井技术完成广 安 002—H1 井钻井作业,水平井段超过 2000m。在固井方面,泡沫水泥固井技术从二 十世纪 80 年代就已在我国部分油气田进行应用,目前在青 …… 此处隐藏:398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弱电系统弱电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