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洪水灾害风险区划研究(2)

时间:2025-04-27

基于GIS的洪水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16地   理   学   报             55卷生学原则(区分山洪的类型,如暴雨山洪与冰雪融水山洪等)和为减灾服务的原则,将全国划分为6个山洪灾害特征一致区域,即西北区、内蒙区、青藏区、中部区、东部平原区、东南区,该区划方法是一种宏观、定性的区划方法①;汤奇成根据洪灾形成的自然因素(主要采用标准面积最大洪峰流量)和社会因素(分层国民经济总产值),(市)为单位的中国洪灾危险程度图,并根据危险程度,3:地区、,2]。

113(如地形、坡度、土地利用)、洪水特征(如流量、水位(如人口、工农业产值等)[3,4]。其中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历时、范围以及防御措施应作为估算损失的重要因子[5],而这些因子均具有较强区域差异性,表现为空间数据,而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的重要技术方法,对洪水灾害评估有着极大的支持与辅助作用。

(1)集成化的空间数据。地理信息系统为洪水灾害评估提供了各种可利用的基础数据。陈丙咸在曹娥江流域利用了11个专题要素分析小流域的洪水[6];Sorensen给出7大类流域背景数据的框架和各自的空间数据结构及表达方式[7];周成虎在设计的黄河下游洪灾数据集中包括了数字地形方程、土地利用等11个专题要素,并采用分层、分区的管理方式[8]。

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对数据层内部及相互间的操作能力,如根据数字高程

[8]模型生成坡度、坡向、水系等[7]。Badji将SAR淹没信息与土壤信息复合,分析排水性质;

Sorensen通过比较河流水面与洪泛平原的地面高程,再与其它图层复合进行洪水影响评价[7];Chen等通过本底水体与洪水期体复合获取淹没范围,以及洪水淹没的时空演变[9]。

(2)构造分析单元的工具。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拓扑叠加方法为构造性质均一的分析单元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Jonge等考虑到邮政编码分区对保险公司财产损失评估的重要性,采用地形、土地利用和邮政编码分区构造分区单元[10];Profeting认为土壤信息,对评价农业损失很重要,则利用洪水范围图、土壤图和土地利用图构建单元。尽管有GIS支持,允许评估模型有多个空间输入变量,但将所有专题信息都叠加在一起构成分析单元有一定困难,因此需要将部分信息作为分析单元的属性单独存贮与管理[10]。

(3)构建集成系统的基础。目前有很多有关洪水灾害管理与评估系统是以GIS为基础而集成起来的。如英国河流管理部建立的海岸带管理系统(SMS)的防洪子系统则以MGE为集成平台[11];加拿大紧急事务管理部门建立的洪水应急遥感信息系统(FERSIT)则以

预警系统也把GIS集成作为今后发展方向。ArcView为集成环境。其它方面,如洪水预报、

2 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模型

211 洪灾风险评估指标的选择与表达

洪水灾害的形成与发展受约于多种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并因洪水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根据其作用机理与变化速度,可将影响洪灾风险评估的因子归结分为以下3类:

①赵士鹏.山洪灾情评估的系统集成方法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博士论文,1995.

基于GIS的洪水灾害风险区划研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