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笔试知识点汇总(8)

时间:2025-04-23

继器,但中继器的个数不能超过四个。因此,10Base-5的最大传输距离应为

2.5km。粗缆所用的连接器是AUI接口。

2. 同轴电缆的组网方法之二,10Base-2标准:该标准使用波阻抗为50Ω的细同轴电缆组成标准的以太网,其中10表示数据传输速度、Base表示基带传输、2表示一个网段的最大长度为185米。细缆所用的连接器为BNC接口。

3. 双绞线组网方法:符合IEEE802.3 10MB/s基带双绞线的标准局域网称为10BASE-T,T表示传输介质类型为双绞线。在这种联网方式中,最大的特点是以集线器为连接核心,计算机通过安装具有RJ45插座的以太网卡与集线器连接,联网的双绞线长度(计算机到集线器、集线器到集线器)不能大于100米。 4 交换式局域网组网:与集线器方法基本类似,但网络连接中心是交换机而不再是集线器。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IEEE802参考模型

自1980年以来,许多国家和国际标准化机构都在积极进行局域网的标准化工作,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IEEE制定的局域网的802标准,包括CSMA/CD、令牌总线和令牌环等,它被ANSI接受为美国国家标准, 被ISO作为国际标准(称为ISO8802标准)。这些标准在物理层和MAC子层上有所不同,但在数据链路层上是兼容的。

IEEE 802的LAN标准遵循OSI参考模型的分层原则,描述最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以及与网络层的接口服务,其中数据链路层又分成两个子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和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

IEEE802.1标准规定局域网的低三层的功能如下:

·物理层:

与OSI/RM的物理层相对应,但所采用的具体协议标准的内容直接与传输介质有关。

·介质访问控制(MAC)层:

具体管理通信实体接入信道而建立数据链路的控制过程。

·逻辑链路控制(LLC)层:

提供一个或多个服务访问点,以复用的形式建立多点--多点之间的数据通信连接,并包括寻址、

差错控制、顺序控制和流量控制等功能。这些功能基本上与HDLC规程一致。此外,在LLC层还提供本属于OSI/RM中网络层提供的两项服务,即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和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

由图可见,MAC子层和LLC子层合并在一起,近似等效于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LLC子层协议与局域网的拓扑形式和传输介质的类型无关,它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局域网都是适用的。然而,MAC子层协议却与网络的拓扑形式及传输介质的类型直接相关,其主要作用是介质访问控制和对信道资源的分配。 例如,总线型局域网主要采用竞争式的随机访问控制协议,最典型的是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笔试知识点汇总(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