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背景意义与现状(2)

时间:2025-07-05

无线传感器网络

但是RFID抗干扰性较差,而且有效距离一般小于10m,这对它的应用是个限制。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精确度不是太高,这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如果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同RFID结合起来,利用RFID精确的定位性能,并且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高达100m的有效半径,形成RFID传感器网络。在国防安全、工农业领域各种控制、城市管理、生物医疗、环境监测、抢险救灾、防恐反恐、危险区域远程控制等许多领域都会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1.2研究意义

RFID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就是综合了RFID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特点,它继承了RFID利用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的特性,同时实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主动感知与通信的功能。因此,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更加精确的得到节点甚至整个网络的信息,对控制中心采取下一步措施起着莫大的帮助。

RFID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往往是随机布置在工作区域当中,大量节点位置在监测区域中是随机的、未知的[1]。虽然两者结合能够极大的改善系统的,能够优缺点互补,但是其依然具有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工作频率选择、RFID天线研究、防冲突技术研究、安全与隐私问题。由于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如定位、监测都必须熟知节点的分布的具体位置,所以,我们要对这些节点进行良好的识别。只有明确的识别这些节点,我们的传感器网络才是有意义的。所以为了防止识别中的冲突问题,我们必须对其算法进行研究,改进,争取提出像ALOHA 算法这样高效的算法,并且能够提出更为合理,更加具有实用性的算法。这样带动该项技术的发展。

2国内外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在对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具体研究,但是其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这一代的人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对具体的算法和结构进行优化。让该技术能真正的改变我们的生活。当前,RFID 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作频率选择、天线设计、防冲突技术和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

目前国内外比较突出的项目研究有:

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陆续展开分布式传感器网络(DSN)、集成的无线网络传感器(WINS)、智能尘埃(Smart Dust)、无线嵌入式系统(WEBS)、分布式系统可升级协调体系结构研究(SCADDS)、嵌入式网络传感(CENS)等一系列重要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项目。

自2001年起,美国国防部远景研究计划局(DARPA)每年都投入千万美元进

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背景意义与现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