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管理会计》公式
时间:2025-07-06
时间:2025-07-06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公式全部自己总结的,是这本书里所有重要的公式,极具参考价值!建议下载打印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公式
1.完全生产成本 = 主要成本 + 制造费用
2.完全销售成本 = 主要成本 + 制造费用 + 销售及配送费用 + 一般间接费用
(其中,一般间接费用 = 研究费用 + 开发费用 + 财务费用)
3.变动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材料费用
4.(高低点法中的)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最高点的总成本 业务量最低点的总成本
最高点业务量 最低点业务量
(注:可以简单理解为2点间的 总成本差额÷业务量差额)
5.再订货点(ROL) = 存货的最高耗用量 × 收到订货的最大间隔时间
6.最低持有量(缓冲量) = 再订货点 – (平均耗用量×平均间隔时间)
7.最高持有量 = 再订货点 + 再订货量 – (最低耗用量×最低间隔时间)
8.简单再订货量 = 最高持有量 – 最低持有量
9.平均存货量 = 最低持有量 – 再订货量÷2
10.经济订货量 EOQ = 2CD ,其中C是单次订货成本,D是存货需求量,H是单位持有成本
11.生产率(生产效率) = 预计工时 – 实际工时
12.生产能力比率 = 实际工时 ÷ 预算工时
13.生产量比率 = 预计工时 ÷ 预算工时,同时,生产量比率 = 生产率生产能力比率14.闲暇时间比率 = 闲暇小时数 ÷ 生产总小时数 × 100%
15.劳动力周转率 = 员工更换数量 ÷ 前后时期的平均员工数量 × 100%
(其中,员工更换数量=新来员工;平均员工数=(以前人数+现在人数)÷2)
16.毛利润 = 收入 – 完全生产成本;净利润 = 收入 – 完全销售成本
17.应付施工款 = 已证明的完工价值 – 保留金 – 到期已支付款
18.损益平衡点 = 固定成本总额 ÷ 单位边际贡献
(其中,单位边际贡献 = 单位价格 – 单位变动成本)
19.利量比 = 单位边际贡献 ÷ 销售单价
20.损益平衡点销售额 = 平衡点处的边际贡献(或固定成本) ÷ 利量比
21.简单平均报酬率(ARR) = 年净收益 ÷ 初始投资额 × 100%
22.复杂平均报酬率= 年平均净收益 年折旧费
初始投资成本 残值×100%
23.净现值 = 现金流入量的总现值 – 初始投资成本
24.折现系数= (1+r) ,其中r是年利率,n表示年数 1
流动性比率:(流动性指现金或易于变现的资产)
25.流动比率(营运资金比率)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这个指标决定企业是否能够立即偿还短期负债并因此保持偿债能力。1:1比较理想,但现实中存货变现会花些时间,会计师更喜欢1.5:1。如果超过2:1,则企业存货占流动资产较高,债权人需要花更长时间偿债。)
26.速动比率(酸性测试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流动负债
(这个指标考虑到存货变现的难度而将其减去。1:1较为理想,意味着企业可以立即偿还债务而不需出售任何存货。现实情况中,小于1就够了,因为不可能所有债权人同时要求偿债。)
27.存货周转天数 = 平均存货(或期末存货余额)÷销售成本×365
(这个指标可以看出企业出售其持有的存货需要多少天。如果没有期初存货的可以用期末余额代替平均存货。如果指标显示企业比以前更快出售存货,那么对于立即偿债会具有更好条件)
28.应收账款的收账天数 = 应收账款÷销售收入×365
(这个指标说明了企业应收账款的平均收账天数。如果指标降低了,说明流动性得到改善。此外,还可以通过应收账款账龄来分析哪个债务人还款时间比该指标更长。)
29.应收账款的付款天数 = 应付账款÷赊购金额×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