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及nRF2401的无线通信模块(6)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1.2无线通信系统的现状及发展
了解和比较国内外的无线通信控制系统设计技术的现状,分析其优缺点,对于我们的研究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从七十年代,国内外人们就开始了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在整个八十年代,伴随着以太局域网的迅猛发展,以具有不用架线、灵活性强等优点的无线通信网络以己之长补“有线”所短,也赢得了特定市场的认可,但也正是因为当时的无线网是作为有线以太网的一种补充,遵循了IEEE802.3标准,使直接架构于802.3上的无线网产品存在着易受其他微波噪声干扰,性能不稳定,传输速率低且不易升级等弱点,不同厂商的产品相互也不兼容,这一切都限制了无线通信网络的进一步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基于射频技术的无线收发芯片的集成度、性能都大幅度提高,芯片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性能也各有特色。目前,世界各大芯片制造商研制开发出了各种新型射频芯片,使短距离无线通信装置的设计开发趋于容易、便捷、周期短、成本低。此类芯片收发合一,工作频率一般为国际通用的ISM频段,无需申请许可证,采用低发射功率、高接收灵敏度的设计,使用时对周围干扰很小,调制方式大多为ASK,FSK,传输速率为几K到几百Kbit/s,传输距离受环境影响,一般在几十米到数百米[2]。
无线通信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业务需要。
短距离无线传输具有抗干扰性能强、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受地理条件限制少、安装灵活等优点,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低功耗、微型化是用户对当前无线通信产品尤其是便携产品的实际需求,短距离无线通信逐渐引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