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训练的概念_理论及主要研究领域_现状与分析_漆昌柱
时间:2025-05-11
时间:2025-05-11
体育科学 2001年5月 第21卷第3期 SportScience Vol.21.No.3.May,2001
表象训练的概念、理论及主要研究领域:现状与分析
漆昌柱,徐培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心理教研室,湖北武汉 430079)
摘要:研究对表象训练及相关概念、表象训练的理论进行了评述;对表象训练的功能与作用研究及影响因素研究这两个表象训练研究的主要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讨论了表象训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表象训练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表象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4.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7X(2001)03-0076-05
Conceptions,TheoriesandPresentResearchinImageryTraining
QIChang-zhuetal
(DepartmentofSportPsychology,Wuhan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Wuhan,China,430079)
Abstract:Thetheoreticalexplanation,functionandinfluentialfactorswerethekeypointsofstudyonimagerytraininginthepast.Therearemanykindsofimagerytheoriesbutnoneofthemhasperfectlyexplainedthefunctionalmechanicsofimagerytraining.Paivio'sconceptualmodelforexplanationofthefunctionsandeffectsofimagerytraininghasmadeasummary.Themethod,situationandindividualdifferencearethekeyfactorsinfluencingtheeffectofimagerytraining,whichshouldbestudiedsystematically.
Keywords:psychology;imagery;mentaltraining,theory 表象训练是在体育运动实践中被最为广泛采用的心理训练方法之一;表象训练也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有关表象训练的研究文献,而且表象训练的研究文献仍在快速地增加。在以往的研究文献中,表象训练及相关概念的表述不尽一致,表象训练的理论也为数不少。本文旨在对这些概念和理论进行评述;对表象训练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表象训练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1 表象、表象训练及相关概念
在心理学中常将以形象为表征的心理现象分为表象、想象和心象。在现有的普通心理学中,对表象和想象这两个概念关系的理解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表象与想象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现象,表象是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而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表象与想象两个概念不能混淆[1]。另一种观点认为,凡是对象不在面前时,我们头脑中浮现出的形象称为心象[2]。从对心象信息的加工深度来看,可以把心象区分为表象和想象。虽然表象和想象的加工深度不一样,但它们却是具有许多共性的两种心理现象。黄希庭指出,表象也就是心象,只是称谓不同而已[2]。表象训练中的表象实际上是
收稿日期:2000-10-08。
第1作者简介:漆昌柱(1966~),男(土家族),湖北长阳人,讲师,主要从事运动心理学研究。
一种广义的表象,也即上面第2种观点。在有关表象训练的理论与实践中,表象泛指以形象为表征的所有心理现象。Richardon认为,表象是一种能够自我意识到的似感觉或似知觉经验,这种经验的存在不需要产生真实感觉或知觉的条件[3]。也可以说是应用各种感觉创造或再造的一种有意识的心理经验[4]。
表象训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5]。在表象训练的理论与实践中,表象训练也被称作“视觉化”训练、意象演练或想象训练等[6]。简而言之,表象训练就是以表象为内容和表象训练不仅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心理训练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运动实践中,而且在其它一些心理训练和心理干预的方法中也常以表象训练为主要内容。如在Suinn的视动行为演练法、Singer的5步策略等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中,表象训练都是它们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国外运动心理中,表象训练基本上已成了心理训练的代名词,心理训练与表象训练常被交替使用[4]。在国内运动心理学界大多认为表象训练是心理训练的一种,而不将二者等同。
漆昌柱,等 表象训练的概念、理论及主要研究领域:现状与分析 第3期
的效果好于认知成份低的运动技能。而且表象训练在运动学
2 表象训练理论
表象训练训练的理论主要是对表象训练的作用机理的理论解释。长期以来,它一直是表象训练研究的核心内容。但时至今日,还没有形成一个理论的表象训练的理论。2.1 心理神经肌肉理论(PsychoneuromuscularTheory)
心理训练的心理神经肌肉解释已有很长的历史。早在1892年Jastrow就研究了在进行各种心理操作时所产生的不随意的运动现象。1894年,Carpenter提出了“观念运动原理”。他认为,映像可以产生与实际运动时相似的肌肉运动,而只是运动幅度较小而已。后来,人们发展了“观念运动原理”,形成了心理神经肌肉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大脑运动中枢和骨骼肌之间存在着双向神经联系,人们可以主动地去想象做某一动作,从而引起有关的运动中枢兴奋,兴奋经传出神经至有关肌肉,引起难于觉察的运动动作。根据这一原理,表象训练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学习是因为这一过程所激发的神经肌肉活动模式的性质。即生动的表象事件所激发的肌肉活动与实际的身体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同的。在表象过程中的肌肉活动虽然很微弱,但它却是实际行为模式的模板。
Jacobson,E.在1931年最先为Carpenter的推测提供了实验证据,被试在想象屈臂动作时可以测量到手臂屈肌群的微弱收缩。Suinn通过监测滑雪运 …… 此处隐藏:844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