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PPT第四章
时间:2025-04-29
时间:2025-04-29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引例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 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 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 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 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 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2011年10月23日 ,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 念"小悦悦" ,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 2011年10月29日,没有追悼会和告别仪式 ,小悦悦遗体在广州市殡仪馆火化,其骨 灰将被带回山东老家。
点此播放
主要内容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 优良道德传统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 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 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 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 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 和。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 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 过程。
(一)道德的起源
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 条件。
道德是社会关系 的产物。只有形成了 人与人、人与社会之 间的相互关系,才会 产生道德。
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 产生的主观条件。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 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 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 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 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解利 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 道德才得以产生。
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 客观条件都统一于人的生 产实践:劳动创造了人和 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道 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人们在劳动中结成生 产关系,并产生需要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 利益关系,创造人们的道德需要,提供道 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也形成了道德产生 的主客体统一的重要条件。
道德 的产生和发展经 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一开始表现为各种风俗、 习惯、禁忌,到后来逐渐 获得了自己的独立表现形 式,并获得了发挥自身功 能和作用的途径。
(二)道德的内涵和本质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 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 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 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社会经济基础
生产资料所有 制性质
人们在生产中 的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原 则
道德的本质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 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 定
上一篇:大学毕业实习报告范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