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具培训备课记录
时间:2025-05-11
时间:2025-05-11
避孕药具培训备课记录
讲课人:窦湘波
避孕药具的简介
1.计划生育药具
计划生育药具包括避孕药具和终止妊娠药物、妊娠诊断剂等。
●避孕药具
避孕药具是指育龄人群为避免怀孕而采用的药物和器具。其主要种类有:
○口服及注射用药。
○皮下埋植剂。
○外用杀精剂。
○避孕套。
○宫内节育器。
随着基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和生殖健康服务的深入开展,计划生育药具已成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物品。
2.我国计划生育药具概况
●口服避孕药及针剂
我国于1963年开始研制短效口服避孕药,这些避孕药
的有效率接近100%。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开始研制长效口服避孕药,有效率在98%以上。
常见的不良反应:
*恶心(胃部不适)、轻度头痛、乳房触痛、体重轻度增加或减轻;
*不规则出血;典型的表现是,在最初的几个月内可能有不规则的出血,出血时间难以预料。随后月经量减少,经期缩短,并且周期趋于规律。
处理
一般性解释及告知:
*继续服用口服避孕药,漏服药有妊娠风险,而且可能加重一些不良反应;
*与食物一起服用或在就寝时服药有助于避免恶心; *每天在相同时间服药有助于减少不规则出血,也有助于按时服药。
不规则出血的处理
*不规则出血:在预期的出血之外(例如,在规律的月经之外)的点滴或突破性出血。
*原因:
1、 漏服;每天不在相同时间服药(不定时);药物质
量受损;呕吐或腹泻;同时服用有拮抗作用的药
物,如抗惊厥药或抗结核药。
2、 个体因素:体内激素水平不平衡,不能维持子宫
内膜生长的完整性而引起出血。
●皮下埋植剂
我国现在生产并推广的含左炔孕酮的皮下埋植剂主要有6根型和2根型的,避孕效果较好,主要副作用是月经紊乱、不规则出血。目前正在研制1根型皮下埋植剂。
●外用杀精剂
20世纪50年代,以醋酸苯汞为杀精剂的避孕药膏开始在我国应用,以后又发展了烷苯醇醚药膜,但由于副作用大均被淘汰。
●避孕套
1956年,避孕套最早在广州生产出来,后来天津引进了我国第一条避孕套生产线。经过我国乳胶行业广大科研人员的多年努力,80年代研制生产的避孕膜,胶膜薄,透明度好,质地柔软,使用时润滑,无异物感,无刺激性,对人体无害,包装采用单个密封式,既卫生又美观,深受群众欢迎。
●宫内节育器
这是我国育龄人群使用最多的一种避孕药具。它具有安全、长效、简便、经济和可逆的优点,受到人们的喜爱。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研制不同形状
和材料的惰性宫内节育器。为了减少脱落率、带器妊娠率和因症取出率,70年代初又研制了第二代的活性宫内节育器。
宫内节育器IUD放置时间
*月经第三天至月经干净7天内,月经干净3-7天最佳 *哺乳期排除妊娠
*流产后、中期妊娠引产后
*流产后正常转经后
宫内节育器定期随访
*常规随访时间: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以后每年1次,直到停用。
*随访内容:
了解主诉和月经情况,做妇科检查及节育器定位检查(尾丝判断、B超检查、X线检查等)。
宫内节育器的主要副反应
出血 疼痛 白带增多
*出血(月经异常)
出血机制
带铜IUD出血副反应的原因
*是多重的、复杂的,以子宫内膜的损伤为主要病理改变,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和前列腺素增加是主要的原因和治疗的依据。
●终止妊娠的药物
北京研究的用于终止早孕的前列腺素于1986年通过鉴定。1989年在东北制药总厂批量生产,商品名为“卡孕栓”。80年代,上海、北京、武汉的科技人员研究仿制RU486抗早孕药物,在较短时间内研制成功并批量生产米非司酮。目前非米司酮配合服用米索前列腺已广泛用于药物流产。
●紧急避孕药物
紧急避孕是指在无防护的性生活或避孕失败(如避孕套破裂或滑脱)后采取的一种紧急补救措施。药物流产和紧急避孕的研究是当前全球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常用的米非司酮抗早孕,主要副作用是出血时间延长,极少数妇女可能会发生不完全流产而大出血,同时还要警惕宫外孕的可能性。因此,药物流产必须在有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进行,在药物流产无效时必须及时刮宫清除。
3.药具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20世纪70年代初,全国开始实行了避孕药具免费供应。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药具经费的需求逐年增加,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的重视,也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体贴。
●为我国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0多年来,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下降到10%以下,妇女总合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又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各种资源和环境就会出现许多问题,社会经济就会受到极大的制约。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药具管理工作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