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8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考点50神权下的自我__文艺
时间:2025-05-11
时间:2025-05-11
2019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8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考点50神权下的自我__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b)
但丁(代表作《神曲》)、彼特拉克、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谈》),他们都在自己作品中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其中《神曲》和《十日谈》并列称为“人曲”。
二、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b)
莎士比亚,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代表著作有《哈姆雷特》等。他的作品刻画了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和尊严。
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b)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即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肯定人、注重人,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下解放出来。
微点拨文艺复兴的目的不是要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而是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来宣扬资产阶级文化。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和黑暗,但并未放弃宗教,而是要求宗教世俗化、人性化。
四、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加试——(c)
1.相同点
(1)产生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2)都反封建,并把矛头对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
1 / 7
2019
(4)两者都得到世俗统治者的支持、保护。
2.不同点
(1)在人的问题上:前者以人为中心,而后者以神为中心。
(2)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地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
(3)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后的新教,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4)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微点拨马丁·路德否定了教会的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主题一追求宗教世俗化、人性化——文艺复兴
史料实证
1.人文主义的含义
2.人文主义的艺术体现
史料中世纪圣母与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笔下的圣母
史论总结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点
(1)重视现世生活,蔑视关于来世或天堂的虚无缥缈的神话,因而追求物质幸福,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2)主张人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潜能,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
(3)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反对虚伪造作,欣赏新的文学艺术和新文化的表现形式。
2 / 7
2019
(4)重视科学实验,反对经验论。
(5)强调发展个性,反对宗教禁锢人性。
(6)以人为中心,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赞扬英雄史观,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
2.人文主义的影响
(1)积极方面
①思想方面,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赞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②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④自然科学方面,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2)消极方面
①对人的过分推崇,造成了文艺复兴运动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②它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特性看作全人类普遍的人性,掩盖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对立。
主题二追求灵魂得救自主权——宗教改革
史料实证
1.灵魂靠什么得救
2.宗教改革的政治要求——民族自立
史论总结
1.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1)在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明确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和特权。
(2)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信仰自由,追求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