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治理理论文献综述

时间:2025-04-30

财务治理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财务治理是以公司治理为前提和基础,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末,世界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促使理论界和实务界深入思考财务治理的问题。西方理论界和实务界通过对公司治理理论和公司财务理论的综合研究,形成了财务治理理论的基础。中国学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和我国财务实践的推动下进行了独立的财务治理研究,形成了财务治理理论。本文通过对财务治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展示了财务治理理论的形成过程。 关键字:财务治理;公司治理;财务治理研究;财务治理理论

一、财务治理的萌芽与发展——西方财务界初步探索

(一)财务治理两大理论:公司财务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 西方理论界与实务界并未专门研究财务治理问题。西方有关财务治理的研究主要散见于企业财务和公司治理等研究中。西方财务界对公司财务理论的研究可追溯到15、16世纪时期。1900年法国学者贝奇里尔(Bachelier,L)发表的博士论文《投机理论》开始将财务学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

现代西方财务理论发展,是以马科维兹(M arkwitz)的投资组合理论(1952)、莫迪格利尼(Modigliani)和米勒(M iller)的资本结构理论(1958)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两大理论加之以后发展起来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资本市场有效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等,共同构成了现代西方财务的理论基石。

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而正式展开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1932年美国学者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发表的经典论文《现代公司和私有产权》。经过60年代前后鲍莫尔(Baumol)、马瑞斯(Marris)等人的进一步发展,公司治理理论已经成为当今西方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成果十分丰富。特别是近些年企业理论的发展、成熟,深化了公司治理理论研究,为其进一步深入拓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学基础。

(二)公司财务理论与公司治理理论的融合性研究

随着财务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为解决日趋复杂的公司财务与治理问题,仅仅从各自学科出发,独立研究财务或治理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学科发展和经济实践的需要了。理论研究需要拓展视野,进行交叉性学科研究。

詹森和梅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76)提出资本结构的代理理论,该理论从代理成本角度研究股权和债券的财务治理作用。该理论认为,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是使股权和债权两种融资方式的编辑代理成本相等,从而实现总代理成本的最小化。他们还认为,为了降低代理成本,所有者必须合理设置激励与监督机制,只有当经营者的薪酬与监管成本之和小于代理成本时,治理结构才有效。 威廉姆森(Williamson,1988)在《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Corporate Financ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一文中明确指出:应综合考察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问题,如负债与股权融资,不仅仅是可相互替代的融资工具,更是可相互替代的治理结构。文章在比较了“交易费用经济学”分析方法与“代理理论”分析方法基础上,阐释了公司融资方式选择受交易费用因素影响,主要取决于资产的特性。

此外,该文还就其他一些相关治理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综合研究公司财务与治理问题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992年12月,世界第一部公司治理原则文献———卡德伯瑞(Cadbury)报告在英国产生。。该报告由英国财务报告委员会、伦敦证券交易所等机构合作成立的公司治理委员会起草并发布。报告的题目是《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The Finance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着重突出了公司治理中财务的重要性。报告注重了董事会的控制与报告职能以及审计人员的角色,尤其注重公司内部财务控制和风险管理问题,对公司财务治理理论建立与发展,影响深远。

二、财务治理理论形成与建立——国内财务界深入研究

(一)国内财务治理体系的初步探索和形成

郭复初(1993)出版了著作《国家财务论》,初步形成了国家财务理论框架,提出了国家财务独立论等五大理论,对我国财务理论全面发展,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本运营体系建设等财务实践工作,指导意义非常重大。

刘贵生(1994)指出财务本质上是拥有分配权的所有者对财务资源的一种分配活动,这种分配活动反映着不同所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强调财务分配权在财务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这是国内对财务治理研究的开创性探索。

干胜道(1995)结合经营权泛滥而所有权弱化这一问题,从所有权的角度研究财务,提出了所有者财务论。所有者财务论阐明了所有者在公司财务中的地位,指出了公司财务治理中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强调了所有者财务的治理作用,对认识和发展财务治理理论意义重大。

李心合(1996)开创性地提出了财会治理结构的概念,提出财会治理结构是以财、会、审分离为基础、完善总会计师制度为保证,通过增设财务委员会,理顺上下级财务部门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

汤谷良、谢志华、王斌(1997)系统地提出了在财务理论界影响广泛的“财务分层理论”。将企业产权机制引入到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研究中,充分揭示、论证了公司财务层次 …… 此处隐藏:534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财务治理理论文献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