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五年级第二学期校本教案
时间:2025-05-15
时间:2025-05-15
课题:1、 《望海潮》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本词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2、了解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 3、掌握词的一些基本常识。
学习重点:1、柳永对慢词长调的开创意义。 2、本词景物描写的方法。
学习难点: 1、数量词运用所体现的风格。 2、景物描写中白描、铺叙手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 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 :课件
教 学 程 序(第
课时)
教 学 策 略
教
后 记
一. 导入:同学们,俗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 么,杭州城到底有怎样的迷人景色能令我们的古人发出如此 的感慨呢?今天我们就跟随词人柳永一起来学习一下他的 《望海潮》 ,来领略一下这人间天堂的美丽景色。 (板书) 通过谈话导 二.词的基本知识: 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指一种 入,激发学生 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 ; 的学习兴趣。 因词“合乐可歌,故又称“乐府” 、 “曲子词” ;因此往往句子 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
教
学
程
序
教 学 策 略
教 后 记
三.柳永生平及其影响:柳永(约 987—1053),初名三变, 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 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 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 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 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 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 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许多歌妓因善 于演唱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使得身价大大提 引导学生自读 高。 自悟,了解诗 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 歌的特点。 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 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 四.整体感知。 1.请同学听录音,注意词中生字的读音,并思考这样一 个问题: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场景?并试着 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 了他怎样的感受? 2.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这首词。 (1. )先看词的题目,词的题目是不同于诗的题目的, 诗的题目一般概括的是诗的内容, 词的题目则是词的格律。 首词都按照一个固定格律写成,这个格律叫词牌。词牌所 定的格律包括句数、每句的字数、押韵、平仄等等,写作 时须严格遵守,不得随意违背;也因此,我们平时
不叫写 词,叫填词;词往往分段,但不叫段,叫“阙”或“片” 。 望海潮这个词牌名就是柳永开创的,取自钱塘江潮天下奇 观之意。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讲 述故事) (2. )诗词赏析: 五.写作特点。 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运用了点染的表现手法。 点染:本是国画用语,指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 从而描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借到古典诗词中来“点”即抽 象评点, “染”即具体描写,二者紧密相连,表现作者的情 志。如《天净沙秋思》中前四句为染,最后一句为点。结 合例子来分析本词中点染手法的运用: ( 1. )上片中“东 南 ”是点,点染了杭州城的繁华热闹,宏伟气派。接着 从城市规模、自然景观、市井面貌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 描绘,是染。通过具体描述直观且鲜明地展现了大都市的 风彩。 (2.)下片中“重湖 ”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 荷花 ”是染,从山色之美、湖荷之胜、人文风貌之佳三 个方面进行点染。 六.小结。
这首词着力描写了钱塘江的繁华, 展现了一派物阜民康、 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以歌颂此地的长官治理有方,政 绩卓著。
环境优美、经济繁荣、 生活安定的都市生活 图景
书 设 计 望海潮 柳永 1. 地理位置 2. 历史传统史 3. 自然景观 赞美 4. 市井面貌 羡慕 5. 生活图景
板
课题:2、 《雨霖铃》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3)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学习重点: 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学习难点:体会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雨霖铃》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1 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 :多媒体
教 学 程 序(第 1
课时)
教学策略
教
后 记
一. 导入:同学们,俗话说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通过谈话导 那么,杭州城到底有怎样的迷人景色能令我们的古人发 入, 激发学生的学 出如此的感慨呢?今天我们就跟随词人柳永一起来学习 习兴趣 一下他的 《望海潮》 , 来领略一下这人间天堂的美丽景色。 (板书) 二.词的基本知识: 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指 一种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 “诗余” ;因词“合乐可歌,故又称“乐府” 、 “曲子词” ; 因此往往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
教
学
程
序
教 后 记
二、检查预习: 1、了解词牌(学生课前作好资料卡准备) 教师简要概括后提出疑问过 …… 此处隐藏:637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财政总预算会计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