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背景下江西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定量测评研究
时间:2025-04-24
时间:2025-04-24
第 6卷第 3期 2007年 9月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ourna l o f Jiangx iAgricu ltura lU niversity
Vo .l 6, No. 3 Sep.t , 2007
文章编号: 1671- 6523( 2007) 03- 0099- 05
和谐社会背景下江西新型工业化与
城镇化关系定量测评研究
朱红根, 刘小春, 赵 刚
( 江西农业大学 经贸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45)
摘要: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人类社 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首先对江西 新型工业 化与城镇化 关系的 作用 机理进行分析, 然后对其关系进 行定量测评, 最后提出两者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新型工 业化; 新型城镇化; 定量测评
中图分类号: F 299. 21 文献标识码: A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New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ZHU H ong- gen, L IU X iao- chun, ZHAO Gang
( Co llege of E conom ics and Trade, JAU, Nanchang 330045, Ch ina)
Abstract: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re phases inherent in soc ia l and econom ic developm en.t The paper first analyses the w orking m echan ism o f new industria 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Jiangx iProv ince, then m akes a quantitative eva luation o f the re lations betw een the two. Fina lly it pu ts fo rw ard som e suggestions on how to coordinate their developm en.t
K ey w ords: harm on ious soc iety; new industrialization; new urban iza tio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党的十六大明确强调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和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在理论界, 有些学者 把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两者割裂开来研究, 其忽 略了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 出现了就工业化论工 业化, 就城镇化论城镇化的状况; 在实际发展过程 中, 工业部门和城镇建设部门未能将两者发展联 系起来, 各行其是, 出现了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一 热一冷 两张皮 现象。其实,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两者的协 调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
一、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作用机理 分析
(一 )新型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 第一, 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 条件。城镇化的本质是资源和经济要素在地理空 间上的积聚, 城镇化进程就是资源和经济要素的 重新配置。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和大规模是生产力 发展的客观要求, 正是工业化的发展和工业化水 平的提高, 才使得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 社会财富 极大增多, 从而为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化提
健康发展。
收稿日期: 2007- 06- 30
基金项目: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 ( 编号: JJ0713)和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 ( 06Y J99)
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
第二, 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主体。自工业化 出现以后,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带来了人口死 亡率极大下降, 使社会人口再生产进入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和高增长率的新阶段, 人口增长加速, 这 为城市化提供了大量的人口来源; 另一方面, 工业 化所提供的远远高于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劳动生 产率和充分的就业机会使城市地域对农村地区的 引力大为提高, 在存在利益关系的前提下发生相互 作用, 从而导致要素的实际流动。 比较利益 ! ! ! 互补利益 ! ! ! 选择利益 共同构成的利益关系链, 成为引致城镇聚集过程的社会动力结构, 诱使人口 进行乡 ! 城地域转移, 使日益增多的人口从潜在的 城镇化主体向现实的城镇化主体转变。
第三, 工业化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来促进 城镇化。根据配第 - 克拉克定理, 随着工业化过 程的推进, 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第一产业在总产 值和劳动力就业构成中的份额会显著下降, 第二 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份额和就业构成份额都会 增加。并且, 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所占份额 会上升, 农业所占份额会相应下降。伴随着产值 结构的变化, 同时是资源 (资本、劳动力、原料等 ) 从农业向工业的转移。当劳动力完成从农业向工 业的职业转移的同时, 就业结构也必然发生变化, 即第一产业的就业份额不断下降, 第二产业的就 业份额不断上升, 这同时也是劳动力完成从农村 向城市的地域转移的过程, 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向 城镇地区集中和 集聚, 城镇化过程就不 断进行。 由此可见, 工业化通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 化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第四, 工业 化巩固支 撑城镇化 发展的成 果。 没有工业化的支撑, 城镇化就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最终会导致已经城镇化的人口重新流向农村和城 镇化水平的倒退。因为城镇化的关键在于 市 而不在于 城 , 城 可以根据主观需要, 想建多 大就建多大, 而 市 却离不开工业化所提供的日 益广阔的市场机会和城镇居民依赖谋生的职业与 收入来源。因此, 城 建立起来后, 必须以 市 的兴旺和繁荣, 也就是工业化的发展和进步做支 撑, 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才会有后劲, 才不至于受 阻。反之, 离开工业化的这个基础和支撑, 城镇化 (二 )城镇化反作用于工业化
第一, 城镇化能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工作效率。 城镇化不仅能集结人口, 使劳动力得到合理的组 织和有效的使用, 而且能使企业人员更富有进取 精神。这同农村居民分散的居住方式所产生的时 间观念不强、进取精神不足的精神状态形成了鲜 明对照。城镇居民同农村居民在精神状况方面 …… 此处隐藏:616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