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十二五规划
时间:2025-05-14
时间:2025-05-14
东营市十二五规划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
东营市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三月三十日
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二O一一年三月
序 言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实施国家战略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蓝色经济区的紧要时期。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新机遇,全面落实高效生态的新要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具有重大意义。本规划纲要根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共东营市委关于制定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站在新起点 明确新目标
第一章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抢抓机遇、积极作为,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经济社会保持持续较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顺利完成,我市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2008年经济总量突破2000亿元,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360亿元,按可比价格,五年年均增长14.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66万元,折合1.72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104.9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长2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49亿元,五年累计完成4627亿元,年均增长21.6%。城市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重点区域和重点建设实现新突破。临港产业区、生态旅游区、生态高效农业区、高端产业区四大主体产业区建设全面启动,黄河水城初步建成,正在进行深度开发。“三路两港一场”建设进展顺利,荣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德大铁路已开工建设,东营港实现开港通航,黄大铁路、广利港即将开工建设,东营机场扩建工程基本完成,已开通至北京、上海、重庆、大连的航线。生态环境建设扎实有效,“三网”绿化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全市生态防护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转方式调结构迈出新步伐。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不断优化,由2005年的4.2:79.7:16.1调整为2010年的3.7:72.6:23.7。农业稳步发展,2010年增加值达到87.38亿元,年均增长5.5%。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735亿元。服务业规模和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增加值达到560.36亿元,占GDP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7.6个百分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家,中国名牌产品5个,驰名商标10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5.4%,比2005年提高11.9个百分点。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36亿元,年均增长19.9%。
可持续发展取得新进展。大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万元GDP能耗累计降低22%,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38.65%和18%。积极开展环境整治,
东营市十二五规划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1%。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修复,环境容量进一步提升。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省园林城市等称号。
改革开放呈现新局面。获批为全省高效生态经济改革试点城市,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积极推进企业上市,恒丰、华夏、中信、交通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纷纷进驻,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获准筹建,资本市场逐步完善。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农业税取消为农民累计减负3.5亿元,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机制不断完善。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加快,科技、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领域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基本药物制度试点顺利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开始启动。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的层次不断提升、水平不断提高,东营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成为国家级石油化工产业区,大王工业园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成功举办首届黄洽会。2010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79.6亿美元,年均增长40%,其中出口27.6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五年累计8.6亿美元,年均增长9.8%。
民生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较快,全市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1.3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0.8万人。城乡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文化、体育等事业取得新的成就,成功承办了国际马拉松赛事。五年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3.89‰,人口素质普遍提高。就业再就业工作卓有成效,城镇新增就业五年累计20. …… 此处隐藏:2306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