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万卷 神交古人

时间:2025-05-15

读书万卷 神交古人

中国人历来重视读书人,推崇“耕读传家”的风尚,当代作家贾平凹先生送给女儿的嫁妆就是这样一副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由于社会分工不同,耕田已不是人人都可为之,但是勤读书却是我们可以坚持的好习惯。可惜的是,在“快餐文化”大行其道的现今社会,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难怪有人感慨地说:“现在人们再也不能欣赏《战争与和平》了。”

虽然我们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可是目的不尽相同,大多数人还是抱着一颗功利心。学习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取得名誉和利益的工具,只有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去勉强学习。更有甚者,社会上出现买卖文凭,代人考试以求学历资格。即使他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可是这却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还是要失败的。有人说我已经是博士是教授了,知识够用了,还用学习吗?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儒家先贤—孔夫子曾问礼于老子;善于画牛的戴嵩也尝请教乡下的牧童;苏轼被贬黄州时每天都手不释卷;贾岛也说过“一日不作诗,心泉如废井”。古之人尚且明白的道理,难道我们却还要假装糊涂么?

学习社会只有在不断追求人生的完美与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的教育目的基础之上,才能得以实现和不断发展,这是创建学习社会的根本出发点。

追求人性的完美与人生真正价值的实现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任何形式的教育和学习的目的,只要有一种正义的教育,一种面向全人类的文明的教育,都应该具有这样的教育目的。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对完美的人性与真正人生价值的孜孜追求一直没有间断过。美国著名学者、原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在其《学习社会》一书中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繁荣”,也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获得谋取职业的能力,而是应该使每一个个人的自我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并使个人的人格臻于完美。如果不把人性的培养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并彻底的转变以往的传统价值观,那么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教育,也更谈不上学习社会的创建。他说:“教育必须从单纯的职业获得及人材的养成中解脱出来,而向人生真正价值的实现这一目标转换。”

现如今无论哪行哪业都在飞速发展,其结构体系和表现形态日新月异。如果我们依旧死守老一套,而不与时俱进地学习创新,那么必将走进死胡同。

读书万卷 神交古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