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十八条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4、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jǔ)。”(《为政》)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做老师了。”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为政》)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9、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0、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1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12、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雍也》)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1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文 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14、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1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译文 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16、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7、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1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译文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上一篇:物料储存期分类表
下一篇:2012年中考杠杆与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