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三: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时间:2025-05-13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庞朴,生于1928年,江苏淮安人。1954年中国人民 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1974年调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 工作,以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 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 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 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 主任。主要著作有,《沉思集》、《一分为三——中国 传统思想考释》、《儒家辨证法研究》等等。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明确:传统文化与文化 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 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 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 第二部分(第4—7段),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特性,以 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 第三部分(第8—13段),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相比较,从 而揭示出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其诞生、成长、变化的规 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 第四部分(第14—19段),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两重属性。 全文是总分总结构。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第三部分(第8—13段)分四层: 第一层(8—9段)是对于概念的界定。

第二层(10段)分析文化传统得以形成的条件 和过程。第三层(11段)说明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 第四层(12—13段)分析文化传统的变化及与 外来文化的关系。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1、作者对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持 什么看法?在阐述这两个问题时 为什么把“文化传统”作为重点?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作者认为,传统文化的落脚点在“文 化”,是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 言的,包括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 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等等,简言之就 是文化遗产。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文化传统的落脚点在“传统”,它 不可捉摸却无所不在,产生于民族的 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 从而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 意识,简言之就是民族精神。无形的。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这 两部分中,文化传统也就是民族精神对现 实的影响,在现实中的作用,对民族趋向 的关系,都比传统文化重要得多。基于此, 作者也就用较多的篇幅来论述这个问题。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2、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 两者各有什么特征?传统文化 —— 时代性(应运而生)、民族性(影响) 文化传统 —— 惰性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问题探讨]

为什么说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 文章论述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传统存在着两重性,既有其保守的一面,不易变化 的一面,也有其与时俱进的一面,尽管这种变化是渐进的, 相当缓慢的。保守的一面

,是由传统本身的惰性所决定的, 而可变的一面,是指不同文明之间不断接触、碰撞,从彼 此拒斥,相互攻讦,到最终实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 而成为新传统,带来新变化。如果一味迷恋传统,认为祖 上传下来的一点也不能动,就会排斥外来文化,传统就成 了包袱;如果正确认识传统,能辨识其积极的有意义的部 分,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并与自身融合到一起,传统就 成了财富。问题的关键是能否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 两重属性。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文章第一部分的最后一段中指出: “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凡是 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 大小。”请结合当前被人们褒贬不一的流 行的东西.比如流行歌曲,超级女声…… 作一分析。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 ①当前流行的东西被人接受.肯 定有其合理的东西。 ②新事物的产生往往很幼稚,肯定有其 不成熟的地方。 ③新事物的产生与传统的东西产生矛盾 是合理的。 ④我们不能盲目“追风”,因为流行仅 是一种外在形式,它不一定适合于你。

苏教版必修三: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