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生活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2. 细胞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最早制成的。用它第一次看见了血液在毛细血管里的流动。
3. 馒头和面包内部疏松多孔,吃起来口感很好。这是蒸馒头或烤面包之前,生面团中糅入发酵粉才会有的。
4. 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温室效应、砍伐树木及化工业的废弃排放等。
5.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_。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___北极星____。
6. 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__阿姆斯特朗_。
7. 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成功,首位航天员是_杨利伟___,随后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两位航天员分别是费俊龙、聂海胜。
8. 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9. 在太阳系中__水星离太阳最近,海王星_离太阳最远。
10. 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由行星、卫星、矮行星、小天体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11. 判断物质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主要看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_,铁生锈主要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生成了铁锈,所以是化学变化。
12.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13. 目前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有焚烧法和掩埋法。
14物质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态、大小、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成为_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_____化学变化____。
15.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公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年。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蚜虫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针眼大小,用(B)可以看见它们的肢体。
A. 眼睛
B. 放大镜
C.显微镜
2.第一个发明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是(B)。
A.列文虎克
B.罗伯特虎克
C.达尔文
3.下列物质不是晶体的是( B )。
A.食盐
B.金刚石
C.玻璃
4.月球地形最大的特征是由许多不同的(B )组成。
A.山脉
B.环行山
C.正规则的山
5.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
A、铜钱日久成了绿色B、豆子掉在地上脏了
C、米饭放了两天馊了D、蜡烛着火了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微生物对人类并不都是有害的。(√)
2.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49。(×)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看到的光是它反射的太阳光。(√)
4.行星距太阳越远,运行周期越短。(×)
5.农历初一到十五,月相的变化由小到大,由扁到圆。(√)
6.饮料瓶可以回收,医院里的一次性针筒也可以回收,再制作其它塑料制品。
(×)7.淀粉遇上碘酒会变蓝,我们常用这个办法来鉴别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淀粉。
(√)
8.放大镜是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四、实验再现:探索铁生锈的原因实验。(10分)
1
五、思维拓展题。(共31分)
1、请列举人们用来防止铁生锈的方法。(至少写3条)(6分)
刷上油漆、涂上油脂、电镀、晾干、形成氧化膜、组成合金
刷上油漆隔绝空气与水分
涂上油脂隔绝空气与水分
电镀隔绝空气与水分
晾干减少水分
2、简述日食形成的原因。(6分)
科学书第54页:当月球运动到地球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3、请你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有哪些?(6分)
答:物理变化:(1)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2)瓷碗破碎。
化学变化:(1)铁生锈。(2)石蜡熔化。
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
4、细胞对生命体有什么意义?(6分)
答:血红细胞:携带氧气表皮细胞:保护组织
干细胞:分化出新细胞叶肉细胞:光合作用
肌细胞:运动吞噬细胞:消灭抗原淋巴细胞:免疫作用
视网膜细胞:感光神经细胞:传导兴奋
5、我们生存的环境面临许多问题,如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土地荒漠化、温室效应等等。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谈一谈你的环保行动计划。(7分)
2
下一篇:数据库课程设计—商品销售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