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散步》 (2课时)讲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看了上面这些图片后, 大家有怎样的感想呢?
散 步莫 怀 戚
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文章重点字词。 2.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二、能力目标:1.掌握人物描写方法,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 2.欣赏文中优美句子,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
三、情感目标:
感悟文中浓浓的亲情,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圈点勾画,扫清字词障碍, 并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词语n) 嫩芽(nè 拆散 (chāi) n) 粼粼 (lí 各得其所 (suǒ ) 信服 ( fú )
分歧 (qí) 委屈(wěi qu) ) 一霎时 (shà 取决 (qǔ jué) o ) 熬 (á
2、快速抢答,了解主要内容:1、散步的时间是: 初春 2、散步的地点是:田野 我、母亲、妻子、儿子 3、散步的人有: 4、散步的起因:母亲老了,身体不好,需要多走走。
5、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 解决了分歧,继续一起散步。 6、结果:
概述本文内容。
按记叙文六要素
这是一个______的家庭?
和谐、和睦、和美、幸福、温馨等
研读共品
思考问题:
1、找出描写“我”的句子,结合人物描写手法 (语言、心理、动作、神态、外貌),分析 “我”是个怎样的人? 2、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 作用。 3、找出本文的主旨句,说说你的理解。先自主阅读、圈点勾画,再 小组交流,在阅读中体会情 感。
1、找出描写“我”的句子,结合人物 描写手法,分析“我”是个怎样的 人?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 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 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 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 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 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 长。我说:“走大路。”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 “我”:孝敬母亲
你能结合人物描写的方 法,再分析一下文中其 他人吗?
( 慈爱 )的母亲
( 孝敬)的我
爱( 贤良 )的妻子 ( 听话)的儿子
2、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 作用。
分析景物描写作用的方法:描写了什么,渲 染了什么气氛,烘托了人物的什么心情,为 下文什么作铺垫。
第四自然段: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 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 起着水泡。 作用:生动写出了初春田野的勃勃生机,渲 染了一种欢乐的气氛,烘托了一家人轻松 喜悦的心情,也暗示了随着春天的到来, 母亲将获得新的活力,同时为下文写全家 的和谐美满作铺垫。
大意正确
即可
第七自然段: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 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 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作用:生动写出了小路的美丽景致,让人觉 得小路特有意思,渲染了一种轻松欢快的 气氛,烘托了母亲疼爱孙子、使孙子走小 路愿望得以实现的满足、喜悦的心情。
大意正确即可
3、找出本文的主旨句,说说你的理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