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
时间:2025-05-06
时间:2025-05-06
实用!
2006年第7期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
管卫华 林振山 顾朝林
内容提要:本文采用经验模态方法对中国1953—2002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多尺
度分析,并对不同尺度的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5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波动主要以60年尺度、17.5年尺度和趋势为主,近期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从不同尺度生产要素投入差异和区域差异的关系看,,区域差异也会引起要素投入环境差异并引发要素投入差异的变化,差距波动的短期性和长期性。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 经验模态分解 3
、区域经济学和增长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其中有从要素供给角度分析区域差异的经济增长理论,有反映,有体现区域差异变动过程的倒“U”字形变动趋向理论。20世纪70年代后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中国区域差异问题的研究中。Riskin(1978)认为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省区间的相对差异明显缩小,而Friedman(1987)则认为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地区差异在扩大。Tsui(1991)采用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分析发现,1952—1970年间中国区域差异变化不明显,而1970—1985年间区域差异却扩大了。Lyons(1991)分析认为1952—1987年期间中国各地区人均净产值差距扩大
,但1978—1987年间差距缩小
。
在国内,杨伟民(1992)采用基尼系数进行分析,认为20世纪80年代三大地带之间收入水平的总体差异并没有扩大,反而缩小。杨开忠(1994)认为省际差异的变化以1978年为转折,大致呈倒“U”型变动,即1978年以前差异扩大,而1978年以后差异缩小。魏后凯等(1994)认为,1978—1992年间三大地带的经济实力虽都有较大提高,但中西部的发展程度明显滞后,中西部同东部的差异在不断扩大。宋德勇(1998)的研究表明,1990年前中国区域收入差异下降,而此后区域差距逐渐扩大。徐建华等(2005)运用多阶段Theil系数嵌套分解法和小波分析法,从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两个方面研究中国区域差异问题,认为在大时间尺度水平上,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过程基本上服从倒“U”型曲线规律,但在小时间尺度水平上则呈现为一条由几个倒U与U型曲线首尾相接的“复合倒U型曲线”。
在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原因进行探究时,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阶段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如Aguighier(1988)分析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模式及其演变,认为改革开放后实施的不平
3 管卫华,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博士后,邮政编码:210093,电子信箱:vhguan@1631com;林振山,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顾朝林,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本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40435013)、国家自然基金(40371044)、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40284012)、江苏省博士后基金和南京大学博士后基金资助。作者感谢孙娴博士、高春亮博士对本文给予的帮助和建议。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作者文责自负。
117
实用!
管卫华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
衡发展战略拉大了东西部的差距。林毅夫等(2003)认为,造成中国大陆各省区市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下形成的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与许多省区市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符合程度不一致。沈坤荣等(2001)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在区域间的不平衡分布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杨晓光等(2002)采用丹尼森要素分析法,认为技术进步和资源优化所呈现的全要素生产率越来越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也是上世纪90年代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王小鲁等(2004)考察我国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动趋势,分析了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对地区差距变化的作用。贺灿飞等(2004)发现改革开放政策、参与全球化程度、市场化程度以及城市化进程等是导致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时空变化的显著原因。此外,还有些学者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宏观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经济体制、经济自由化、要素市场的扭曲等方面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进行了分析(例如Fan,1995;Wei,1999;陆大道等,1999;李小建等,2000;郭腾云等,2001;高志刚,2002;,2004)。
不同学者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分歧。,空尺度等方面不同。,本文主要从不同的时间尺度探讨1953—2002,。
;;;最后是结论、讨论和政策建议。
二、主要数据和研究方法
(一)分省人均GDP、人均从业人员、人均投资等数据主要来自《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及各省统计年鉴,或计算所得。2003年各项指标数据主要来自《中经网》和《2003年中国统计公报》。由于重庆从四川省划分出来时间不长,因此将其纳入四川省一并计算,海南省由于1978年前数据缺少,因此不单独列出。此外安徽、浙江、河北、湖北、辽宁、西藏等省区若干年份从业人员数据缺失,
本文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进行补充。由于数据的统计差异,1982年前缺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且1982年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以基本建设投资为主,因而1982年前本文采用基本建设投资进行区域间投资差异比较,1982年后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区域间投资差异比较 …… 此处隐藏:878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新编英语教程5课文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