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庭文化的比较与审视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中美家庭文化的比较与审视
中美家庭文化呈现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中国家庭文化的父子[摘要] 受到各自传统文化的熏陶,
重心与美国家庭文化的夫妻重心;中国家庭文化的群体认同与美国家庭文化的个人本位;中国家庭文
化的中庸平和与美国家庭文化的公平竞争;中国家庭文化的情感依托与美国家庭文化的理性基础。运
用人类整体主义历史观审视中美家庭文化的比较,有利于建立适合中国人传统和社会发展的更高形态
家庭文化。[关键词] 家庭文化 比较 审视 人类整体主义历史观
现实上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维活动所形成的方式和产品表现出来的, 既包
发展与健全,家庭文化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
转型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文化领域出现教信仰,也包括哲学、科学、文学艺术方面的成
了一些新情况,其中既有占主流的积极向上的就和产品。《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P.560)
新气象,如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作为整体文化的一部分,家庭文化的内涵并非
老人合法权益等;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消极现是家庭与文化概念的简单相加。,家庭文化尽管
象,如日渐增多的老人赡养纠纷、不断攀升的有时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但它主要是指非物
离婚率、“第三者介入婚姻家庭”和单亲家庭子质形态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方式。正如美国社会
女的教育问题等。理论上看,“文化具有延续性学家马克.赫特尔所说:“家庭文化是由人们特有
和变异性双重性格,它既要自我保持,继承优的有关求婚、结婚、离婚,亲属认同和责任,儿童
良传统,又要自我更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社会化, 居住以及家庭稳定的规范和价值构成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P.611)但这种理想的。”《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P.161)
的状态不是自然达到的,只有通过中美两国家因此,家庭文化是基于家庭关系由家庭成员长
庭文化的比较,才能知己知彼,以美国之长补己期互动而积累下的一系列价值规范和行为方式
之短,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避免两种可怕的倾的总和。
向:固步自封,拒绝外来文化;否定自己,全盘移二、中美家庭文化的比较
植。唯物史观认为, 任何文化现象都是历史的、“家庭是人类的加工厂,它在每一个个人
具体的, 都可能包含正负两个方面, 针对某种身上制造出必要的心理发展因素,把他们培养
社会需要来说, 它是积极的、有用的, 针对另外成各自社会中能起作用的成员。”(Americans
一种社会需要而言,它又是过时的、无用的, 甚and Chinese,p.76) 但中美家庭文化蕴涵着不
至是消极的。中国家庭文化的现代化必须仰赖同的价值观念,追寻着不同的行为方式,具有各
于对传统的继承和对外来文化的理性借鉴。全自鲜明的特征。中国人的家庭文化注重长幼有
新的中国家庭文化应该最大限度地包含中美家序、相互依靠、义务中心;美国人的家庭文化突
庭文化的精髓和最大限度地避免中美家庭文化出平等观念、独立发展、权利意识。
中腐朽、落后的因素。1.中国家庭文化的父子重心与美国家庭
一、家庭文化概念的界定文化的夫妻重心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传统文化赋予婚姻以严重的历史使命和
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组成社会的细胞。传宗接代的庄严责任。结婚成家本身不是为了
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培根强调说“独身的人可以情爱,而是宗族再生产的根本环节,是承上启下
成为最好的朋友,最好的主人,最好的仆人,但使宗族人丁兴旺的主要途径。因此夫妻关系往
很难成为最好的臣民。”(The Essays, P.51) 用往依赖于亲子关系。中国父母认为,孩子出生是
今日的话来说,成家立业的人肩负更多家庭和祖先的保佑,“香火”的延续;培养孩子就是使其
社会责任, 更有可能成为好公民。而各门学科从日后光宗耀祖,务必做到“鞠躬尽瘁”。中国人
不同侧面对文化所下的定义超过200种,戚雨最赞赏的父子关系就是“父慈子孝”。父母为子
村教授在分析了众多的文化概念后揭示出了文女含辛茹苦,给予子女无限的关心和没完没了
化所包含的三个层次:(1)物质文化,它是通过人的操心。孩子要“乖”、“听话”,对父母的养育之
们制作的各种实物产品表现出来的,包括建筑恩感恩戴德;要孝顺父母,包括经济上的扶助,
物、服饰、食品、用具等等。(2)制度、习俗文化,精神上的慰籍。父母希望子女成材,其标准是
它是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权”,因为“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子女成功
表现出来的,包括制度、法规以及相应的设施和后也要“衣锦还乡”以光耀门楣。中国家庭教育
风俗习惯等等。(3)精神文化,它是通过人们思重“德”,即教育子女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勤俭节约,热 …… 此处隐藏:451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