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知识点复习(厦门大学版政治经济学
时间:2025-04-11
时间:2025-04-11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复习,依课本整理。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复习(厦门大学版政治经济学)
一、知识点
1、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因素:工人熟练程度,机器工具发展程度. 劳动生产率。
3、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必然导致: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后果是出现了相对人口过剩。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C/V的提高,必然出现二种趋势: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劳动力的供应绝对增加的趋势。结果必然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表现为过剩的劳动人口。
4、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1.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⑴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a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成本价格(K=c+v)是资本家在生产上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的总和。
从生产商品本身的耗费(c+v+m)与生产商品的资本主义耗费(c+v)来分析。 价值公式:W=c+v+m →W=K+m
b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把剩余价值看成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c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转化成利润P后,W=K+m → W=K+P 不但模糊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而且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⑵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a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商品的平均价值),由占大量的、中等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产品的个别价值决定。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企业,就能获得超额利润。并进一步竞争形成各个部门的利润率。
b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的自由转移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