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进框构路基注浆加固方案
时间:2025-05-01
时间:2025-05-01
XX框架桥下穿XX铁路路基
注浆加固方案
编制: 审核:
公司 二○一一年二月
天津市北辰道西段下穿XX铁路立交桥工程
框架桥路基注浆加固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本桥位于南曹铁路里程为K10+720.7,距王秦庄站中心约为501.73m道路里程为K7+152.4。桥址处既有铁路共有四股,从东到西依次为:王秦庄站3道,王秦庄1道(南曹铁路正线),王秦庄2道和王秦庄4道,线间距分别为5.4m、5.1m和6.45m,电气化铁路,60kg/m钢轨,钢筋混凝土枕,路基高度约为3~4m。
南曹铁路K10+703处有一座1-4.0m盖板涵,用途为立交兼排洪,涵洞编号为“涵-23”,距新建桥中心约为15.95m,施工时予以拆除。
南曹铁路K10+726处有一座2-1.5m盖板涵,用途为立交兼排洪,涵洞编号为“涵-24”,距新建桥中心约为5.27m,施工时予以拆除。
本桥体结构采用四孔连体式框架结构,净跨为6-16.5-16.5-6m,框架桥中心线与南曹铁路中心线的夹角为81°。框架主体宽度为50.623m,轴向主体长度34.372m,结构高为8.4m,墙厚1m,顶板厚1m,底板厚1.1m,前悬臂板宽度为5.0m,后悬臂板宽2.0m,设计结构净高不小于5.1m,桥体结构自重为11224t,最大顶力为16836 t,顶程为51.18m。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拟建场地的地基土按成因年份可以分为6层:第一层为人工填土层,厚度0.70~2.60m,标高为4.14~1.86m。人工填土层结构性较差,欠均匀,填垫年限小于十年。第二层至第四层主要由黏土组成,呈褐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压缩性土。标高为4.14~-0.89m第五层主要由粉质黏土组成,呈灰色,软塑状态,有层理,本土层尚均匀,分布较稳定。厚度6.50~6.90m,标高为-1.89~-2.84m。本框架桥和U型槽基底位于本土层,基本承载力为100kpa。勘测期间测得场地地下潜水水位如下:
初见水位埋深3.50~4.00m,相当于标高1.44~0.91m。
静止水位埋深2.20~3.00m,相当于标高2.51~1.91m。
二、施工方案
2.1 注浆方案工艺的选择
注浆加固施工目的是加固框架桥底部土体,提高框架桥底部土体承载力,要求注浆加固的效果保证框架桥底部土体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经认真研究和方案比选,拟采用袖阀管注浆工艺对框架桥路基底部土体加固。因为袖阀管注浆工艺的特点,具有它独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袖阀管注浆的机理是通过封管和注浆两种材料进行分次封孔和注浆,以此来实现分次注浆的可能。由于地下工程的地质条件、颗粒粒径、透水性和不同地层之间交互层叠。由于不均匀地层的各层浆液的可注入性不同,通过注浆的所达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有针对性地对注浆地层进行分析,在可注性好的地层进行针对性注浆,不同的地层采用不同的注浆材料。有效地填补地层的空隙,使地层得到有效的加固处理,达到设计要求,使地层特性达到同性化,并可以通过二次注浆弥补注浆缺陷确确实实达到了注浆效果,提过了工程质量。
其主要特点:
1、 能有效地按注浆工程的设计应求,确定注浆的位置和范围;
2、 不易产生注浆盲区和薄弱区,适合高风险注浆施工,通过止浆塞停留的时间可以实现空隙的地层多注,密实的地层少注;
3、 注浆的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上下调整,随意变动,这点通过止浆塞的移动就能轻易实现;
4、 同一注入点可以采用不同的注浆材料进行注浆;
5、 注入后,可根据地层的实际情况非常方便的再次注入,保证注浆质量; 2.2 注浆施工工序
袖阀管注浆施工工序如下图所示:
① 钻孔 ②下套壳料
③施作袖阀管
④开始注浆 ⑤施作第一段注浆 ⑥施作第二段注浆
2.3 止浆工艺
袖阀管施作完成后,下入注浆塞,浆液通过注浆管冲开阀套进入需注浆加固的土体中。当注浆指标达到技术要求时,停止注浆后退一段,进行下一阶段注浆。同时,刚注过浆的阀套会缩,紧紧抱住套管防止土体中的浆液回流到套管中。在需要时,可在套管的适当位置重新下入注浆塞,进行重注。 2.4 加固范围
注浆加固范围
注浆范围剖面图
注浆管布置剖面图
2.5 注浆加固设计
布孔示意图
注浆孔剖面图
注浆孔平面布置图
注浆孔平面布置图
2.6 注浆材料及管材
根据现场地质条件,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和本工程特点,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水泥浆水灰比为0.8~1:1,水玻璃浆液采用38Be,水泥浆液与水玻璃浆液的体积比为1:1,
路基加固的注浆袖阀管采用柔性塑胶φ50PVC袖阀管,以利于以后框架桥顶进施工。 2.7注浆参数
普通水泥浆水灰比为0.8~1:1,注浆压力控制在1.0MPa。如现场条件有变化,则根据现场实验确定注浆参数。
表1 注浆参数表
2.8 注浆施工常见问题及对策
在注浆过程中容易产生孔间串浆、注浆压力长时间不上升以及注浆引起地表隆起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避免出现这些问题。
1、孔间串浆
串浆通常由于单孔注浆量过大、注浆压力过大速度过快、孔间距过小引起,出现串浆问题时,首先采取调整注浆参数,适当减少注浆压力和速度,或者间歇注浆,后进行跳孔注浆, …… 此处隐藏:180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