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 必修二 优秀课件 (三行翻译+注解+文本细读)
时间:2025-05-14
时间:2025-05-14
学习目标1.学习本游记即事见理的写法; 2.理解“尽志无悔”的思想追求 和“深思慎取”的学习态度; 3.课文背诵,积累虚、实词。
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 号半山,北宋临川 临川:王安石塑像 (今江西临川)人, 人称临川先生;后被 封为“荆国公”,人 称 王荆公;谥号 “文”,后称王文公。 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少好读书”。1042年 登进士第。1061年上万言书, 提出变法主张,1070年任宰相, 推行新法,后因遭到反变法派的 猛烈攻击,于1074年罢相,次 年再为相。1076年再次辞去相 位,退居江宁潜心学术研究和诗 文创作。1086年司马光执政, 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
作者简介
列宁称其为“中国十 一世纪的改革家”。(1021~1086)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 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 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 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 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 临川:王安石塑像 代表作有《答司马谏议书》《伤仲永》等。 其诗歌,长于说理,精于修 辞,如《登飞来峰》《梅花》 等;其词“一洗五代旧俗”, 如《桂枝香〃金陵怀古》。 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等。
朗读课文
初读课文1、庐冢( zhǒnɡ ) 2、今言“华( huā)”如“华( huá ) 实”之“华( huá )”者 3、盖音谬( miù)也
4、有穴窈( yǎo )然 5、则或咎( jiù )其欲出者 6、无物以相(xiànɡ)之 7、何可胜( shēnɡ)道也哉 8、王回深父( fǔ )
整体感知结构关键句——
“于是余有叹焉”一 (1-2):记叙——游山经过。 二 (3-4):议论——游山心得。 三 (5): 补叙同游者。
空间方位图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 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 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 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 故其後名之曰“褒禅”。今所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 后洞。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 而记游者甚众,──所谓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 前洞也。 可识曰“花山”。
后洞
华山洞 (华阳洞、前洞) 慧空禅院 慧空禅院 泉水
第一段
褒禅山,也叫它华山。唐代和尚慧褒,最早在它的 山脚筑室筑舍居住,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 称,叫 最早, 其址, 最初山脚
舍于
筑舍居住, 名作动
并且最后埋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在那以后,人们就称此山 为褒禅山。
而
并且 最后
, 省略介 因为(这 代“慧褒 终 个)缘故 埋葬之时”
卒
葬之,以故词于
其
后
名之曰褒禅。名作动 命名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旁庐舍。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
判断句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代慧空禅院
第一段因为
判断句 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华阳洞 是在, 表判断
以
阳:山南水北 名作动 阴:山北水南 命名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因风化剥落 而模糊不清,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碑文 倒伏 省略介词于 唯独有那作为文字的, 还可以辨认得出,是“花山”两个字。
其
乃
华山之
阳
名之 也。
独 其只, 指代 唯独 碑文
为
文 犹可识,辨认
曰:“花山”。
作为 文字
判断句 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读音上的错误。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 谬也。念,说开花 大概, 发语词 错误
第一段:重点词句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 名→动,筑舍定居。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动,命名,起名。 距其院东五里 名→状,往东 。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表判断,为,是 阳:山南水北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判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断 今言 “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句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 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 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 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 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 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 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 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 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 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 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第二段
那个山洞下面地势平坦而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而 在洞壁上题字留念的人很多,就是人们所说的“前洞”。名作状 从旁边 在洞壁上题 字留作纪念
其 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者。代山洞 平坦 空旷 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邃,进入洞中,(感到)很冷,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入之甚寒,幽深的 样子 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是人们所说 的“后洞”。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 …… 此处隐藏:75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
下一篇:大一计算机office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