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的编制(2)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江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陵科技学院、南通大学和三江学院六所高校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样本含量为男同学700名、女同学300.名,样本所在的年龄区间为21.20±2.03岁。研究的预试问卷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853份,问卷回收率为85.3%;有效问卷为840份,问卷有效率为98.4%。在预试后两周在预试样本中随机抽取210名被试进行了再测。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研究通过收集大量关于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以及国内外相关量表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2.2.2 专家访谈法(特尔菲法)
本研究对在运动教学领域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10位教授发放了量表的预试版本,该专家访谈量表旨在通过专家对各自研究领域的了解为本量表的测量题目进行了修改和订正,最终经专家修改后的问卷具有专家效度。专家访谈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题目测试的针对性;2、相关概念的准确性;3、问卷问题是否符合研究对象的特点;4、问卷各个题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2.2.3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以问卷形式完成对被试样本的心理测量,共对被试样本进行两次测量,其中第一次对样本总体发放量表的预试版本,第二次测量对样本中的300名发放样本的正式版本。问卷采用likert(李克特)五点式量表(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说不清楚,4同意5完全同意)的形式来表达。
2.2.4 数理统计
研究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版本对回收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汇总。研究采用因子分析、Cronbach α系数(科隆巴赫一致性检验)对量表的内部信效度进行了检验,运用相关性分析对量表的外在信度进行检验。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运用因子分析对量表题项进行了结构效度检验,因子分析后的结构效度检验结果如下:
上一篇: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串讲资料
下一篇:有机化学基础醇基础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