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简明教程考试重点

时间:2025-04-29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最精简重点

一、名词解释

增色效应:核酸水解为核苷酸,紫外吸收值增加30%~40%的现象。

减色效应:复性后,核酸的紫外吸收降低

一碳单位:指具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

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组成及变化规律的基础学科

Tm值:即溶解温度,即紫外线吸收的增加量达到最大增量的一半时的温度

酶活性部位:在整个酶分子中,参与对底物的结合与催化作用的一小部分区域的氨基酸残基 氧化磷酸化:伴随放能的氧化作用而进行的磷酸化作用

呼吸链:代谢物上的氢原子被脱氢酶激活脱落后,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最后传递给被激活的氧化分子,并与之结合生成水的全部体系

糖酵解:1mol葡萄糖变成2mol丙酮酸并伴随ATP生成的过程

底物磷酸化:直接利用代谢中间物氧化释放的能量产生ATP的磷酸化类型

脂类:是一类低溶于水而高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

β-氧化:脂肪酸氧化是发生在β原子上的,逐步将碳原子成对地从脂肪酸键上切下,即β-氧化 氨基酸代谢库:体内氨基酸的总量

从头合成途径:不经过碱基,核苷的中间阶段的途径

补救途径:利用体内游离的碱基或核苷直接合成核苷酸

半保留复制:DNA的两条链彼此分开各自作为模板,按碱基配对规则合成互补链,由此产生的子代DNA的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则是以这条亲代为模板合成的新链

不对称转录:一、指双链DNA只有一股单链用作模板;二,指同一单链上可以交错出现模板链和编码链 前导链:复制时,DNA中按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一致的方向,沿5’至3”方向连续合成的一条链

后随链:在已经形成一段单链区后,先按与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沿5’至3”方向合成冈崎片段连在一起构成完整的链的一条链

密码子:mRNA上所含A,U.G,C决定一个氨基酸的相邻的三个碱基

反密码子:指tRNA上的一端的三个碱基排列顺序

起始密码子:特定起始点的密码子(AUG)

终止密码子:mRNA中终止蛋白质合成的密码子(UAG,UAA,UGA)

二,蛋白质

1, 两性离子:指在同一个氨基酸分子上带有能放出质子的-NH3+正离子和能接受质子的-COO-负离子, 2, 等电点(PI):调节氨基酸溶液的PH,使氨基酸分子上的-NH3+,-COO-解离度完全相等,此时溶液的PH。PI>PH时,氨基酸向阴极移动;反之,向阴极移动

3,氨基酸与水合茚三酮反应特征: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其余的α-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均产生蓝紫色物质

4,与2,4-二硝基氟苯(DNFB)反应:生成的2,4-二硝基苯氨基酸呈黄色。通过提取后进一步鉴定,可鉴定多肽或蛋白质的末端氨基酸,此法称为Sanger法

5, 与异硫氰酸苯酯反应(Edman反应):此反应可测定出多肽链N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6, 蛋白质结构:一级结构:多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多肽链有一定周期性的,由氢键维持的局部空间结构;形式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β凸起、无规卷曲。α螺旋:一种最常见的二级结构,多肽链中各个肽平面围绕同一轴旋转,形成螺旋结构,每一周螺旋含3.6个氨基酸残基,沿螺旋轴上升的距离即螺距为0.54nm,两个氨基酸残基距0.15nm,不计侧链直径约0.6nm。螺旋上升时,每个残基

沿轴旋转100度。在同一肽链内相邻的螺圈之间形成氢键。α-螺旋有右手螺旋和左手螺旋之分,天然蛋白质绝大部分是右手螺旋,到目前为止仅在嗜热菌蛋白酶中发现了一段左手螺旋。

7, 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作用力:氢键和盐键等非共价键,以及疏水键和范德华力,统称为次级键。

三,核酸

1,核酸水解为核苷酸,再水解为核苷加磷酸,核苷水解为戊糖加含氮碱基。含氮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尿嘧啶U,胸腺嘧啶T。 腺苷酸AMP,鸟苷酸GMP,腺苷三磷酸ATP。

2,核酸的一级结构:各核酸残基沿多核苷酸链排列的顺序。DNA的二级结构:DNA双链的螺旋形空间结构。

3,能使双螺旋圈数减少的超螺旋称作负超螺旋。(生物体内大多数环形DNA以负超螺旋形式存在)解链会形成解链环形DNA,并有利于DNA复制或转录。正超螺旋:在环状DNA的两条链均不断开的情况下,若双螺旋进一步解开即会形成左手超螺旋。

4,tRNA:占细胞RNA的15%,为三叶草二级结构模型。特征:a,四环四臂组成;b,5’端的1-7位与近3|’端67-72位形成氨基酸臂;c,10-25位形成二氢尿嘧啶环;d,反密码子环(27-43);e,可变环(44-48);f,TψC环(49-65);g,含有不变核苷酸。

5,核酸的变性:双螺旋区氢键断裂,空间结构破坏,形成单链无规线团状态的过程。变性后的特征:增色效应,黏度下降,浮力密度升高,生物学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核酸的复性:变性的核酸互补链在适当条件下重新缔合成双螺旋的过程。

六、酶

1,属于缀合蛋白质的酶除了氨基酸残基组分外,还含有金属离子、有机小分子等化学成分,这类酶又被称为全酶。脱辅酶:全酶中的非蛋白质部分(决定反应特征)。辅因子:全酶中的非蛋白质部分(决定反应种类与性质)

2,酶分六类: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合成酶类。

3,酶的活性部位:在 …… 此处隐藏:480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考试重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