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控制途径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大量使用化肥 农药等农用化学品 导致太湖地区土壤环境质量下降,河流水质变差,湖泊富营养化,当前,要注重对面源污染物质的形成过程及其量化进行研究,通过农田养分投入的减量化技术 地表径流及渗漏的生态拦截技术、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技术和养殖业废物的控制技术等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江河治理
太湖专题!为太湖治理献计建言
!"#$%&%’())(*+,)!(*
太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特征
及控制途径
!杨林章
王德建
夏立忠
摘
要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导致太湖地区土壤环境质量下降!河流水质变差!湖泊富营养化#当前"要注重对面源污染物质的形成过程及其量化进行研究"通过农田养分投入的减量化技术!地表径流及渗漏的生态拦截技术!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技术和养殖业废物的控制技术等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控制技术
太湖地区
近年来!太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土壤环境质量下降"河流变黑发臭"湖泊富营养化等问题!直接影响该区域的整体环境质量!影响城乡居民的生存环境与人类健康#
#"不同水产养殖模式下氮!磷损
失对水环境的影响
对太湖地区三种主要水产养殖模式的氮"磷损失过程的研究表明!不同养殖和管理模式下!由于养殖产品的种类不同!氮"磷养分输入输出量差异较大$池塘年度氮"磷养分平均输入量分别为!!.6"75)2776!.%&3()*)8和"!6+"5+706,/%&3()*8!不同模式下池塘年度向周围水体排出氮"磷量分别为*+6,05.!6/"%&3()*)8和+6,,5)8$池塘通过渗漏而引起的06//%&3()*
)氮"磷损失量分别为++6"05*76,"%&3()*
*
8和+6+75*627%&3())8$试验结果表明!
乡镇和农村居民点的地表径流氮"磷的水环境负荷量分别达到*75"7%&3()*)8和!5+*%&3()*)8!接近或超过农田氮"磷面源排放量$可见!镇"村居民点地表径流也已成为水环境污染或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同时!日益增加的人类活动和农村废弃物的乱堆乱放也增加了水体氮"磷的面源污染$
总之!农业面源污染已给太湖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部分地区地表水严重污染!直接影响农业灌溉和农村的饮用水源!大量的;"<等营养盐和污染物排放进入河湖水体!导致全流域.74的河湖受到污染!274的河流水质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地面"类水标准$太湖水质虽总体能达到"类水标准!但凯氏氮及总磷只能达到#类水的标准!属富营养化水体!严重的水质恶化常常诱发水污染事件$
一"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大量的农用化学品!如化肥"农药等$
!"农田氮磷污染
田间试验表明!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农田养分的排放净负荷%氮为
!"#$%&’()*!其中稻季+,-"%&’()*!麦季+"#.%&’()*&磷为+-./%&’()*!其中稻季+-+0%&’()*!麦季1-/2%&3()*$氮磷的
径流流失量分别占当年施肥量的
太湖地区的高效池塘养殖业也是水体氮"磷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村镇聚落区降雨径流引起的氮!
磷面源污染
定位研究表明!交通干道商业区"镇区居民点以及农村居民点降雨径流引起的总氮"总磷负荷均超过国家规定的地面水!类水质标准$三个观测区雨后径流总氮浓度以农村居民点最高!为.6*09"-"!)&’:!交通干道商业区其次!为"6+79*6+/)&3:!城镇居民区为
0-!04和+#,!4$氮素流失在不同季节
表现出一定的形态差异性!稻季以氨态氮为主’/!4(!麦季以硝态氮为主’"04($磷素在稻季和麦季的流失均以颗粒磷为主’/0450,4($水稻种植初期是氮"磷流失量最大的阶段!分别占全季流失总量的0"452,4和"*45
二"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重点与控制对策
!"主要面源污染物质的形成过程
及其量化研究
要进行面源污染的控制!首先必须对形成面源污染的各个分量进行科学的估算!包括封闭小流域内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在不同的降雨量和降雨强度
2.4$降雨和施肥是影响农田养分流
失的关键因素!施肥后降雨将会使径流水中的浓度迅速增大$因此!加强种植初期的水分和养分管理是控制农田面源污染的关键$
!62"9*6+!)&3:$雨后径流总磷浓度以
居民点较高!其中农村居民点径流中总磷浓度为*6*+976,7)&3:!乡镇居民点径流中总磷浓度为76,.9760,)&3:$
注!本文为科技部!"#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的内容
中国水利!""#$!"
!"
上一篇:总结-优势传统产业基础知识-题库
下一篇:爱国主义诗歌朗诵会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