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题技巧》——浅析高考选择题的说题技巧

时间:2025-04-02

《说题技巧》——浅谈高考选择题 的说题技巧厦门一中集美分校 张翠娜 (灌口中学)

一、高考能力要求(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和解读信息,是指考生通过阅读试题,从文字图 表材料和设问中发现、收集有效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 测试意图的能力。 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查要求。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形成综合性的信 息解读。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调动和运用知识,是指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相联系, 并根据试题的要求,组织、再现和运用学科相关知识。调 动和运用知识是能力测试的基本内容和决定考试水平的关 键。 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 “描述”是指对历史事物进行包含所有历史要素的表 述;“阐释”是指对历史事物进行具有史学意义的解说, 即要求考生独立地审视历史事物并做出初步的史学评价。 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 “论证”是指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真实性的论述过程。 论证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对学科知识总体把握的程度; 第二 . 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二、命题方向高考历史试题命制的三个目标: 一是命题的立意明确:要求学生能把握住材料的核 心,明确了材料中作者的主要目的和意图。 二是能力考查的目标清楚:要求考生打破定向思维, 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是通过作答使认识得到提升:要求充分发挥考生 的主体性,培养考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题型及解题方法

1、材料主旨法 新课程高考在命题上会设置一些比较生疏的材料和区 分度较小的选项来充分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这对于考生 来说不仅需要深厚的历史功底和历史素养,还需要较强的 语文理解能力作为历史答题的工具。 所谓主旨法——即需要考生结合历史知识和历史素养 来概括材料的主旨,通过对主旨的理解以及结合所学知识, 然后将主旨与选项进行有效衔接,从而选出正确选项。其 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的理解来答题,“以材料为本”,而 不再是“知识本位主义”。

【例1】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 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 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 之所非未必非

,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 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 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2、时间判断法 时间是历史事件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我们历史学 习和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对于新课程高考选择 题来说,当面对选择题选项理解难度较大无法正确做出 选择时,时间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排除错误选项甚至是直 接做出选择,高效率地完成试题。 1) 时代背景判断法: 任何历史事件都无法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历史时 间的发展进程受制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 况,因此时代特色也或多或少地打烙在历史事件中。针 对试题中对历史时间所处的时代的交待,我们可以迅速 通过所学知识回忆出该时代所具有的特点(包括政治、 经济、文化)。然后再结合试题和选项—特别是符合时 代特色的选项要特别注意,要将该选项与试题再进行衔 接,是否符合试题主旨和设问要求。

【例2】 《史记》记载:东周时,“诸侯兴师不 请天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盟 主。”此记载实质上反映了 A.宗法制度不复存在 B.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盟主是全国最高统治者 D.分封制已经崩溃

2)历史事件具体时间判断法 历史事件的发生伴随着时间的产生,人类 历史的时间轴上标示着每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 的发生,每一个历史事件也有独有的时间轴— —展示着发展的历程。针对试题中所提示的具 体年份我们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事件和 历史事实,从而帮助我们选择正确答案。

显性时间+隐性时间

【例3】 1930年,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 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 才是他的头脑和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 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置他 的最后死命。这一斩断统治阶级的头脑、炸裂他 的心腹的残酷争斗,主要是靠工人阶级的最后激 烈斗争---武装暴动。”这表明作者 A.是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发展 B.正确认识了当时国情 C.强调城市与农村革命的均衡发展 D.实际否定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3、关键词句法 历史考试的基本要求之一便是审题,审题是 保证选择题正确率的重要保证之一,离开了审题, 任何历史知识和做题方法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 之木。此类方法要求考生,熟悉材料的每一句论 述并能理解背后的深义,要清楚材料中“字字千 金”,命题者截取的每一句话都有其用意。正确 选项可能就是材料中的某一句话的另一种表达或 者是某一关键局的“潜台词”。

【例4】 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

< …… 此处隐藏:160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说题技巧》——浅析高考选择题的说题技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