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咏物诗四首_课件

时间:2025-05-1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选修1

语文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全 国 优 秀 出 版 社 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

广东教育出版社

11.咏物诗四首

子规

葡萄 赏牡丹 小松

咏物诗

——在描摹歌咏自然万物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特点: 1. 形似。实写物的形态、色泽等特征,或写 其所处环境。 2. 神似。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 格。 3.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比喻、象征、对比、烘托、拟人、用典等等。

鉴赏咏物诗

步骤:

1.分析意象。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 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 2.分析情感。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 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分析手法。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子规

顾况

知人论世解诗人

顾况(约727—约814),字逋翁,海盐(今属 江苏)人,唐肃宗至德二载(757)登进士第,曾 为校书郎、著作佐郎,贞元初,因作诗嘲讽权贵, 贬为饶州司户。曾至崂山受道箓,后传其隐居于茅 山,自号华阳真人,有《华阳集》。顾况性诙谐, 诗名较著。他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认为诗歌“信 无逃于声教,岂徒文采之丽耶?”其诗多以揭露现 实黑暗为主,如《囝》、《公子行》。

参考译文:

古蜀国国君杜宇冤死已久,但他的魂魄化身 杜鹃啼血,闻者哀切。若果世间冤魂皆如杜 宇这般,却应从哪里寻如此多的山和树以供 它们栖身呢?

诗歌赏析:

①用典。采用杜宇化鸟的典故,说明杜宇冤 亡、积怨之深。 ②反问。后两句以反诘语气发问,由鸟及人, 暗示之意深刻。 ③托物言志。借咏子规抒发对历代遭受苦难、 蒙受冤屈而死亡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黑社会 的不满。

思考探究: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一 联,俗中见奇,翻出新意,说说此句“新” 在何处?

此诗开始写杜宇化鸟,题材通俗,但这 一联以反诘的语气发问,由鸟及人,写出了 历代冤魂之多,人世不平,正是诗人对当时 黑暗现实的不满,寓意深刻。

写作特点:托物言志

1.“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 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 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 而不是某种物品。

2.“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 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 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 情。

3.鉴赏时注意:抓住物与“志”的契合 点,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把握事物的特点。

葡萄

韩愈

知人论世解诗人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 州)人。郡望昌黎(今属河北),后人称为“

11 咏物诗四首_课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