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缺血性脑卒中和TIA中国诊断及治疗指南2010
时间:2025-05-15
时间:2025-05-15
中华医学会缺血性脑卒中和TIA 中国诊断及治疗指南2010
合肥市滨湖医院急诊部 董屹
推荐强度与证据等级标准(包括治疗和诊断措施) 1.1推荐强度(分4级, Ⅰ级最强,Ⅳ级最弱) Ⅰ级: 基于A 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 Ⅱ级: 基于B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Ⅲ级: 基于C 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Ⅳ级: 基于D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1.2 治疗措施的证据等级(分4级, A 级最高, D 级最低) A 级: 多个随机对照试验( RCT )的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 多个RCT或1个样本量足够的RCT(高质量) ; B级: 至少1个较高质量的RCT; C级: 未随机分组但设计良好的对照试验, 或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 D 级: 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或专家意见。 1.3 诊断措施的证据等级(分4级, A 级最高, D 级最低) A 级: 多个或1个样本量足够、采用了参考(金)标准、盲法评价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高质量) ; B级: 至少1个前瞻性队列研究或设计良好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采用了金标准和盲法评价(较高质量); C 级: 回顾性、非盲法评价的对照研究; D 级: 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或专家意见。
院前处理院前脑卒中的识别若患者突然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 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 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双眼向一侧斜视 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眩晕伴呕吐 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意识障碍或抽搐
院前处理现场处理机运送现场急救人员应尽快进行简要评估和必要的急救处理: 处理气道、呼吸和循环问题 心脏观察 建立静脉通路 吸氧 评估有无低血糖 应避免:①非低血糖患者输含糖液体; ②过量降低血压; ③大量静脉输液; 应迅速获取简要病史,包括: ①症状开始时间;②近期患病史;③既往病史;④近期用药史 应尽快将患者送至附近有条件的医院(能24小时进行急诊CT检查)。
院前处理 推荐意见: 对突然出现上述症状疑似脑卒中 的患者, 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 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Ⅰ级推荐)。
急诊室诊断及处理由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窗窄,及时评估病情 和诊断至关重要。
诊断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见后述) 诊断和评估步骤: ⑴是否为脑卒中? ⑵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 ⑶是否适合溶栓治疗?
急诊室诊断及处理 处理 应密切监护基本生命功能 气道和呼吸 心脏监测和心脏病变处理; 血压 体温调控 颅内压增高 严重血压异常 血糖异常 体温异常 癫痫
需紧急处理的情况:
急诊室诊断及处
理 推荐意见: 按上述诊断步骤疑似脑卒中者进行快速诊断,尽可能在到 达急诊室60min内完成CT等评估并作出治疗决定。
脑卒中单元脑卒中单元(stroke unit )是组织化管理住院脑卒 中患者的医疗模式,把传统治疗脑卒中的各种独立 方法,如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 复、健康教育等组合成一种综合的治疗系统。 推荐意见: 收治脑卒中患者的医院应尽可能建立卒 中单元, 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尽可 能收入卒中单元( Ⅰ级推荐, A 级证据)或神经内科 病房( Ⅱ级推荐)接受治疗。
急性期诊断及治疗评估和诊断:病史、体征、影像学、实验室、疾病诊断和病因分型等
病史和体征 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 其他包括神经症状发生及进展特征,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 物滥用、偏头痛、痫性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 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体检。 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可用脑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常用: ⑴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 ⑵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a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最常用; ⑶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SSSF:\神经内科评分量表.doc
急性期诊断及治疗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 脑病变检查 ⑴平扫CT:识别绝多数颅内出血,帮助鉴别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 瘤),是疑似者首选检查。 ⑵多模式CT:灌注CT可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缺血,因此可识别缺血 半暗带。但其在指导急性脑梗治疗方向的作用尚未肯定。 ⑶标准MRI:在识别急性小梗死灶及后颅窝方面明显优于平扫CT。可 识别亚临床缺血灶,但检查时间长及患者本身的禁忌症(如心脏起搏 器、金属植入物或幽闭恐怖症) ⑷多模式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水抑制成 像FLAIR的梯度回波GRE等。 DWI在症状出现数分钟内就可发现缺血灶并可早期确定大小、部位与 时间,对早期发现小梗死灶较标准MRI更敏感。 PWI可显示脑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弥散-灌注不匹配(PWI显示低灌注 区而无与其相应大小的弥散异常)提示可能存在缺血半暗带。然而, 目前常规用于选择溶栓患者的证据尚不充分。 梯度回波可发现CT不能显示的无症状性微出血,但对溶栓或抗栓治疗 的意义尚不明确。
急性期诊断及治疗 血管病变检查: 颅内外血管病变检查有助于了解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病因, 指导选择治疗方案。 常用颈动脉双功超声、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 颈动脉双功超声对发现颅外颈部血管病变,特 …… 此处隐藏:112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