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教案(三)
时间:2025-05-12
时间:2025-05-12
国防教育教案
课题 核武器极其杀伤破坏因素
教学目的:
1.了解核武器的基本概念
2.对核爆炸的方式和外观景象有明确了解
3.掌握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教学重点: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教学难点: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教学方法与手段: 直观、形象教学,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引言: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上空扔下了一种当时非常神秘的武器,造成24.5万人死伤,20万人失踪广岛人为此修了纪念碑,并在每年的8月6日举行悼念活动这种武器是什么呢?噢!是原子弹原子弹是核武器的一种,这节课我们就讲《核武器及其杀伤破坏做用》
一、 核武器
(一)什么是核武器
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核武器 。
氢弹的引爆装置起爆后,发生裂变链式反应,产生高温、高压,氘化锂在高温、高压和中子作用下,锂即产生氚,随之氘氚迅速聚合,放出高能中子和
巨大能量,引起比原子弹更为猛烈的爆炸由于聚变反应须在极高温度下才能进行,氢弹也叫做热核武器
不管是裂变反应还是聚变反应,在核反应的瞬间都能放出巨大的能量 。 核武器可用导弹、火箭、火炮、飞机等运载工具发射、投掷,也可制成地雷使用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TNT(炸药)当量来表示
1当量 = 1吨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核武器按当量大小可分为百吨级、千吨级、万吨级、十万吨级、百万吨级、千万吨级等
(二)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三种:空中爆炸;地面(水面)爆炸;地下(水下)爆炸 空中爆炸:闪光→→火球→→颜色逐渐变暗,从地面吸起一股尘柱,尘柱越升越高,和烟云结合在一起,形成蘑菇状烟云
地面爆炸:闪光→→半球形火球→→颜色逐渐变暗,烟云和尘柱一起由地面升到空中,形成蘑菇状烟云
地下爆炸:看不到闪光和火球,尘柱呈粗大发散状,并有很深的弹坑,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强烈的地震感
二、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五种: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污染 、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是在核爆炸最初的几十秒之内产生杀伤破坏作用,又叫瞬间杀伤破坏因素
放射性沾染危害时间较长,可以持续几天、几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一)光辐射
1.光辐射: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指核爆炸的闪光以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光和热辐射出来的光比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要强千万倍火球中心温度可达几千万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的多它以光速直线传播,作用时间只有8~15秒钟
2.光辐射的杀伤破坏作用:光辐射能烧伤无防护人员的眼底和皮肤;吸入灼热空气可导致呼吸道烧伤;使易燃物体起火燃烧形成大面积火灾区
(二)冲击波
1.冲击波:是核爆炸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作用时间只有几十秒,比声速快,使空气压强突然升高形成超压,使空气迅速流动形成动压
2.冲击波的杀伤破坏作用:在超压的挤压作用下,使人体内脏损伤,耳膜破裂动压可把人员抛出一定距离,引起脑损伤、骨折在超压动压作用下,使建筑物倒塌和物体的抛出,还会对人员造成间接伤害
(三)早期核辐射
1.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最初几十秒钟内放射出来的γ射线和中子流它与X光相似,以光速直线传播,穿透力强
2.早期核辐射的杀伤破坏作用:早期核辐射能穿透一定厚度的物体,穿透人体破坏组织细胞,当射线照射身体,杀死细胞到达一定成都时,人就会得放射病表现为头痛、恶心、失眠、食欲减退、疲乏无力、白血球减少、脱发等症状还会使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放射性,同样对人员造成伤害
(四)核电磁脉冲
1.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作用半径可达几千公里,作用时间极短
2.核电磁脉冲的破坏作用:对人、畜没有杀伤作用,但对通信器材、电气设备有破坏作用,可造成电脑硬盘及电子元件毁坏,使系统不能工作
(五) 放射性沾染
1.放射性沾染:在核爆炸的蘑菇状烟云中,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它和地面尘土混合在一起,造成对人员、空气、地面、物资等污染的现象,叫放射性沾染作用时间长,可达几小时,甚至几个月
2.放射性沾染的杀伤破坏作用:与早期核辐射的伤害作用基本相同,靠射线伤人,不仅有体外照射,灼伤皮肤,还可从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体内照射对物体没有破坏作用,它使污染的物体带放射线,影响使用
核武器对人员、物体的杀伤破坏,往往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暴露在离爆心一定范围内的人员,既有烧伤,又有内脏、肌肉、骨骼的损伤,还有放射性损伤,形成复合伤物体被烧毁、挤压、摔碎等
(观看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录象)
三、资料介绍
核武器还包括:
电磁脉冲弹:它是利用核爆炸能量来加速核电磁脉冲效应的一种核弹它产生的电磁波可烧毁电子设备,可造成大范围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瘫痪,在未来的“电子 …… 此处隐藏:57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北京别墅区发展 北京别墅市场研究
下一篇:旅游地理学课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