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1章 导论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介绍什么是财政学
财政学主讲人:齐安静 Email: anjing137@http://www.77cn.com.cn Mobile: 13782568247
介绍什么是财政学
第一章 导论一、财政与财政学 (一)什么是财政 1、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 2、 “财政”释义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 之。 ——(宋) 苏辙
介绍什么是财政学
一、财政与财政学(二)什么是财政学
本课程旨在使同学们理解和掌握财政学的最基本概念 财政学是主要研究政府及其收支行为的学科,主要 集中讨论政府的微观经济职能,也就是说,政府影响 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的方式。 财政学是以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政府经济行为 财政学更加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 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 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 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巿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3
介绍什么是财政学
一、财政与财政学(三)学习财政学的作用财政学无疑是对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高深的讨论。没有比财政学更 好的学校教育了。 ——捷克前总理 瓦克拉维 克劳斯
介绍什么是财政学
(四)教学内容与考核办法1、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陈共 《财政学》 第七版,人大出版社 参考书目:Rosen 《public finance》第10版, 麦格劳-希尔出版公 司
介绍什么是财政学
2、教学内容第一章 导论 第2-5章 财政支出 第6-9章 财政收入 第十章 预算管理
介绍什么是财政学
3、考核办法 期末考试:50% 研究报告及课堂汇报:50% 研究报告根据课程所涉及内容,在所列范围内,选择一个 领域,自定题目,但需与授课教师讨论,得到认可后开题 研究。3月20日之前必须提交研究报告提纲和分组名单, 邮件的主题格式:“班级+题目” 小组成员自由组合,每小组成员6人左右。 报告篇幅:8000字左右 报告格式:参照经济学季刊论文规范格式。 报告递交时间为考试前两周内。 各组课堂汇报(presentation)15分钟,时间为5月上课时 间。7
介绍什么是财政学
范 围教育 创新 就业 养老 反腐败 收入分配 城镇 化 流动人口 减少贫困 政府预算管理 环境 治理 医疗卫生与健康 信息化 全球公共产品 竞争与垄断 住房(保障房,房产税) 不平等问题(收入不平等和用其他标准衡量 的不平等) 市场监管(金融,食品药品,大众传媒等) 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服务8
介绍什么是财政学
研究报告题目示例题目1 教育资金投入与创新 题目2 中国住房政策的国外经验借鉴与未来发展 题目3 烟草税收能否弥补烟草消费的外部性 题目4 我国殡葬行业暴利现状及机制设计研究 题目5 中外NGO在养老等方面的突出作用 题目6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医生生存状态的调查研 究 题目7 流动人口接受义
务教育政策评估与分析 题目8 公共政策对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 题目9 城镇化对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9
介绍什么是财政学
二、财政与政府
2013年世界部分国家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介绍什么是财政学
(一)财政与政府论政府在经济领域中应当发挥多大的作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受 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影响。 1、政府有机论 基本观点: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每个人都是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 政府可看做是该有机体的心脏。 (1)代表人物 杨昌济:一个国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像人体一样。 柏拉图:只有当公民的活动导向一个“公正”的社会时,才是符合 需要的。 希特勒:个人日常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仅当有利于社会时才具 有意义和价值
介绍什么是财政学
(一)财政与政府论(2)国家目标 柏拉图:进入黄金时代,人类活动受完美理性引导。 希特勒:种族净化,维护和促进一个从生理到心理都具有同质的人种组 成社会。 柯霍梅尼:良好的社会才能产生良好的信徒,而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 魔鬼,所以政府的目标是通过法律和惩戒,和魔鬼的一半作斗争。 2、政府机械论 政府不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为了实现个人目标而人为创造的东西。 (1)基本观点:三个层次 第一层:与有机论相反,认为政府不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个人 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而人为创立的机构。 第二层:亨利· 克莱:“政府是一个信托机构,政府官员是受托人;信托 机构和受托人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设立的” 第三层:一切是为了个人利益。 (2)个人利益 a. 保障个人免遭暴力侵害 (没有争议) b. 建立公共机构,维持公共服务。(有争议) 自由主义者的观点:尽量少的干预。 12 社会民主主义者:应当大量干预。
介绍什么是财政学
(一)财政与政府论讨论:有机论者和机械论者对禁赌的法律的看法。 3、其他观点 i. 契约论:国家是公民之间自由达成契约的结 果,目的是为公民服务。 ii. 掠夺论:国家是掠夺和剥削的产物,是统治 者掠夺和剥削被统治者的工具。 iii. 诺斯:国家带有“契约”和“掠夺”的双重属性。 若暴力潜能在公民之间进行平等分配,便产生契 约性的国家;若这样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便产生 了掠夺性(或剥削性)的国家。13
下一篇:3大型设备及塔器安装吊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