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题突破:化学实验基础word学生版1.18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1
1.(2017·全国卷Ⅲ,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答案 B
2.(2017·全国卷Ⅰ,10)实验室用H 2还原WO 3制备金属W 的装置如图所示(Zn 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 4溶液、浓H 2SO 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 .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 .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 ,再停止加热
D .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答案 B
3.(2017·全国卷Ⅱ,1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2
答案 C 角度一 识破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陷阱
1.牢记三类常考仪器
(1)四种“定量”仪器的刻度及精确度
(2)四种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和燃烧匙,三种可“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瓶、烧杯、锥形瓶。
(3)三种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的仪器:分液漏斗、容量瓶、酸式(碱式)滴定管。
2.熟悉常见试剂的保存
3.基本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归纳
(1)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装酸性及氧化性溶液。
(2)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可加热,瓶塞不可互换。
(3)烧瓶、烧杯、锥形瓶不可直接加热。
(4)用pH试纸检测溶液时不能先润湿,不能用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液。试纸检验气体前需先湿润,试纸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
(5)药品不能入口和用手直接接触,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K、Na等除外),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6)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7)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液体温度时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
(8)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或用作反应容器,更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的溶液。
4.正确选择物质分离的物理方法
过滤(除去不溶物);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例1基本仪器操作陷阱
3
4
例2物质的分离提纯操作陷阱
5
1.(2016·全国卷Ⅲ,9)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D
2.(2016·海南,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
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
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
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答案 B
3.(2016·武汉调研)化学实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C.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要不断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
D.浓碱液滴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
答案 B
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B.玻璃导管蘸水后,边旋转边插入橡皮管中
C.热坩埚中的硫酸铜晶体失水后须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
D.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置于洁净表面皿的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答案 A
[新题预测]
5.下列实验的仪器或操作正确的是()
A.在固体物质灼烧实验中,可将坩埚直接放在三脚架上加热
B.在测量醋酸钠溶液浓度的滴定实验中,可将待测液醋酸钠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C.在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实验中,为防止溶液暴沸,可加入几片碎瓷片
D.在蒸馏分离乙醇、乙酸、乙酸乙酯混合物的实验中,为提高冷凝效果,可使用球形冷凝管
6
7
答案 B
6.下列仪器用蒸馏水洗净后便可立即使用而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的是( )
①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 ②中和滴定用的滴定管 ③容量瓶 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用于量取浓硫酸的量筒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 答案 B
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 B
角度二 仪器装置图的正误判断
规范示意图再现 1.基本操作
(1)向容器内加固体药品
(2)向容器内加液体药品
(3)气体的溶解与吸收 ①溶解度不大气体的吸收
8
②易溶气体的吸收(以氨气吸收为例
)
2.物质的分离装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