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f二级考试复习资料(4)
时间:2025-05-04
时间:2025-05-04
vf二级考试复习资料
其方法如下:
设有序线性表的长度为n,被查找的元素为i,
(1)将i与线性表的中间项进行比较; (2)若i与中间项的值相等,则查找成功;
【例1】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_______。(考点2)
A)问题的规模 B)待处理的
数据的初态
C)问题的难度
D)A)和B)
(3)若i小于中间项,则在线性表的前半部分以相同的方法查找;
(4)若i大于中间项,则在线性表的后半部分以相同的方法查找。
疑难解答:二分查找法适用于哪种情况?
二分查找法只适用于顺序存储的有序表。在此所说的有序表是指线性表中的元素按值非递减排列(即从小到大,但允许相邻元素值相等)。
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查找成功或子表长度为0为止。 对于长度为n的有序线性表,在最坏情况下,二分查找只需要比较log2n次。
1.6排序技术
考点11 交换类排序法
考试链接:
考点11属于比较难的内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核几率为30%,分值约为2分,读者应该熟练掌握几种排序算法的基本过程。
冒泡排序法和快速排序法都属于交换类排序法。 (1)冒泡排序法
首先,从表头开始往后扫描线性表,逐次比较相邻两个元素的大小,若前面的元素大于后面的元素,则将它们互换,不断地将两个相邻元素中的大者往后移动,最后最大者到了线性表的最后。
然后,从后到前扫描剩下的线性表,逐次比较相邻两个元素的大小,若后面的元素小于前面的元素,则将它们互换,不断地将两个相邻元素中的小者往前移动,最后最小者到了线性表的最前面。
对剩下的线性表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剩下的线性表变空为止,此时已经排好序。
在最坏的情况下,冒泡排序需要比较次数为n(n-1)/2。 (2)快速排序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任取待排序序列中的某个元素作为基准(一般取第一个元素),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元素分为左右两个子序列,左子序列元素的排序码均小于或等于基准元素的排序码,右子序列的排序码则大于基准元素的排序码,然后分别对两个子序列继续进行排序,直至整个序列有序。
疑难解答: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的平均执行时间分别是多少?
冒泡排序法的平均执行时间是O(n2
),而快速排序法的平均执行
时间是O(nlog2n)。
1.7 例题详解
一、选择题
解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不仅与问题的规模有关,在同一个问题规模下,而且与输入数据有关。即与输入数据所有
的可能取值范围、输入各种数据或数据集的概率有关。
答案:D)
【例2】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成_______。(考点3)
A)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B)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C)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
D)动态
结构和静态结构
解析:逻辑结构反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线性结构表示数据元素之间为一对一的关系,非线性结构表示数据元素之间为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关系,所以答案为B)。
答案:B)
【例3】以下_______不是栈的基本运算。(考点5)
A)判断栈是否为素空 B)将栈置为空栈
C)删除栈顶元素
D)删除
栈底元素
解析:栈的基本运算有:入栈,出栈(删除栈顶元素),初始化、置空、判断栈是否为空或满、提取栈顶元素等,对栈的操作都是在栈顶进行的。
答案:D)
【例4】链表不具备的特点是_______。(考点6)
A)可随机访问任意一个结点
B)插入和删除不需要移动任何元素 C)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D)
所需空间与其长度成正比
解析:顺序表可以随机访问任意一个结点,而链表必须从第一个数据结点出发,逐一查找每个结点。所以答案为A)。 答案:A)
【例5】已知某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是DACBE,中序遍历序列是DEBAC,则它的前序遍历序列是_______。(考点8)
A)ACBED
B)DEABC
C)DECAB D)EDBAC
解析:后序遍历的顺序是"左子树-右子树-根结点";中序遍历顺序是"左子树-根结点-右子树";前序遍历顺序是"根结点-左子树-右子树"。根据各种遍历算法,不难得出前序遍历序列是EDBAC。所以答案为D)。
答案:D)
【例6】设有一个已按各元素的值排好序的线性表(长度大于2),对给定的值k,分别用顺序查找法和二分查找法查找一个与k相等的元素,比较的次数分别是s和b,在查找不成功的情况下,s和b的关系是_______。(考点9)
A)s=b B)s>b C)s<b
D)s≥b
上一篇:某幼儿园特色项目成果研究报告
下一篇:内容七 自动变速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