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时间:2025-04-25
时间:2025-04-25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 射 点位置的关系: 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 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 纬度越高昼越长。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 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直射点移向 的半球昼增长 直射点向北移, 半球昼增 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增长。
直射点向南移, 半球昼增 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昼增长。
(3)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赤道永远昼夜平分。 (3)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赤道永远昼夜平分。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 规 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方降低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纬度带 北回归线以 北的纬度带 南回归线以 南的纬度带 南北回归线 间的纬度带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达最大值 达最小值
达最小值 达最大值
每年太阳直射两次
二 、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 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西方国家、我国) 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西方国家、我国) 气候四季 2、五带的划分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小结: 小结: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 季节变化 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 太阳高度
纬度变化
四季
五带
练习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与四季表立 雨 春 水 蛰 分 明 雨 惊 春 清 谷 夏 立 满 小 芒 种 至 夏 暑 小 暑 大 立 处 秋 暑 露 分 白 秋 露 寒 霜 降 冬 立 雪 小 雪 至 大 冬 寒 小 寒 春 大 立
我国春季 西方春季
我国夏季 西方春季
我国秋季 西方春季
我国冬季 西方春季
西方春季
气候四季春 季 夏 季 秋 季 冬 季
3、4、5月
6、7、8月
9、10、11 月
12、1、2月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
季节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夏至)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冬至)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冬至)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春秋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 分) (春秋分)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节 气 春 分 夏 至 时 间 太阳高度的纬 太阳直射点 度分布
3月21日前后 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22日前后
秋 分 9月23日前后 23日前后 冬 至 12月22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由 赤道 向 南北两方降低 由 北回归线向 北回归线 23° 23°26 ′N 南北两方降低 赤道 由 赤道 向 南北两方降低 0° 由 南回归线向 南回归线 23° 23°26′S 南北两方降低
赤道 0°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 四季的更替: 春季: 冬季和夏季之间的过渡季节。 春季: 冬季和夏季之间的过渡季节。
夏季:一年中太阳最高、 夏季:一年中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季节。 的季节。
冬季: 一年中太阳最低、 冬季: 一年中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季节。 短的季节。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二分日、 二分日、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状况时间 6.22 . 北半球北极圈以内为极( 北极圈以内为极(昼)
南半球南极圈以内为极( 南极圈以内为极(昼)
昼最( 昼最(长),夜最(短) 昼最(短) , 夜最( 长 ) 夜最( 昼最( 夜最(
昼最( 夜最( 昼最( 昼最(短),夜最(长) 昼最 ( 长 ) , 夜最 ( 短 ) 夜最( 12.22 . 南极圈以内为极( 北极圈以内为极( 北极圈以内为极(夜) 南极圈以内为极(昼)
3.21 . 9.23 .
全球昼夜(等长) 全球昼夜(等长)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五带的划分 地球五带
地球五带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课堂练习:1.写出下列节日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和变化情况 北半球昼短夜长但昼逐渐增长 A、植树节: 植树节: B、劳动节: 劳动节: 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增长 C、教师节:北半球昼长夜短但昼逐渐缩短 教师节: D、国庆节: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缩短 国庆节: 当太阳直射在21 21° 51° 59° 2、当太阳直射在21° N时,51°N和59°S的 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多少? 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多少? 51° 正午太阳高度:60 59° 51°N正午太阳高度:60 °; 59°S的正午太阳高 度:10 °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326N
夏至
北回归线 赤道 秋分 冬至
0
春分
春分
2326S
南回归线
…… 此处隐藏:5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上一篇:考研复试听力备考大全
下一篇:2011年陕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