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中国古代史复习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中国古代史考点一 国家的产生和变革测量要求考核内容 (1)分封制 国家的产 生和社会 变革 识 记 ∨ 理 解 应 用
(2)商鞅变法(注意对 ∨ 商鞅人格的分析和知识的 迁移,如各个阶层的待遇 和奖赏。内容有现实意义 可联系北魏孝文帝改革)
知识梳理
一、分封制:(西周) 1、含义: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 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 地去建立封国。这一制度历史上称为分封制 2、重要封国:鲁、齐、燕、晋、宋等。 3、★★★权利:根据周王的授予,国君享有统治 和管理所辖区域的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4、★★★义务:承担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 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仪式,贡 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义务。 不承担义务者,将受到惩罚。 5、作用: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扩大了西周的统治 区域,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二、★★★★★商鞅变法: 1、背景:①战国前期,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 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②在七个大国中,秦国相对落后。秦孝公即位后决心改革内政, 变法图强。 2.开始时间:公元前356年主持者:商鞅 支持者:秦孝公 3、内容: ① 改革土地制度. 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② 重农抑商。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 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因弃农经 商或懒惰而贫困的人,要罚做奴隶。 ③奖励军功。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不论出身, 按功劳大小,赏给爵位或官职,赐给土地和房宅。贵族 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 ④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 官吏去治理。 ⑤严明法令。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使百 姓相互监督。
4、归纳总结: (1)对社会进步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改革土地制度 (2)最受农民欢迎的是:重农抑商 (3)最被旧贵族所痛恨的是:奖励军功 (4)最能体现集权思想,对我国行政管理影响最为深远 的是:推行县制。 5、影响: (1)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2)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 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3)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考点二 统一国家的建立考核内容识 记 (1)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丞相 ∨ 、御史大夫和太尉的职能;郡县制 度。内容综合性考查,如丞相制度 的建立与废除,涉及秦朝的丞相设 立、明朝的废除、清设军机处。
测量要求理解 应用
∨
统一国家 的建立
(2)董仲舒提
出“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的主张
∨
∨
(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王 ∨ 国问题的解决(关注乡土历史知识 ,如徐州的王侯)
知识梳理一、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
1、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拥有绝对的权力。 2、特点: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位独尊。2、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 3、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 来扩大到40郡,郡下设县)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 ,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 (刘邦建汉,都城长安,汉武帝时西汉达到鼎盛) 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 (2)、大一统的含义:万物要一统于上天,国家要一统于皇帝,思想 上要一统于儒学。(3)、内涵(或实质):国家大力倡导儒家的君权独尊思想
,禁止其他学说与儒学齐驱并进。
(4)、影响:确立了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生活中的 特殊地位,断绝研读其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路。 三、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彻底解决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 1、推恩令: ★ 直接目的:分割王国封地 ★ 根本目的:削弱王国势力,巩固统治。 ★内容:汉武帝接受大臣主父偃的建议,以使更多的 皇族子孙受皇帝的恩泽为理由,要求诸王把封地再分给 自己的各位子弟,让他们去建立侯国。 ★影响:这种层层分封的办法使王国的力量分散、削 弱,难以同中央对抗。 2、取消王、侯的资格,彻底解决了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 ★典型材料:1.“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指皇上,说明皇权至高无上
2.材料:《汉书》中一段话: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 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考点三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测量要求 考核内容 识 记 理 应 解 用 ∨
政权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关注胡人 立与民 汉化与汉人胡化。注意其对 ∨ 族融合 民族融合的促进)繁荣与 开放的 社会
(1)“贞观之治” (2)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 ∨
∨ ∨
知识梳理一、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北魏统一北方后,各族人民的交往增多,民族融合 的趋势明显增强。 (2)鲜卑贵族用落后的方式统治各族人民,激化了社会 矛盾,北魏政权面临着危机。 2、内容(或改革措施): (1)借鉴汉族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实施一系列新的 制度,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管理。 (2)迁移都城。494年从平城迁到洛阳。 (3)大力推行学习汉族文化风俗的政策。改用汉姓、改 穿汉服、与 …… 此处隐藏:321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皮肤性病学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中外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