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的分类及其标准及国际标准
时间:2025-05-11
时间:2025-05-11
中国煤炭的分类及其标准
表1 煤炭分类总表
*凡Vr>37.%、G<5,再用透光率Pm来区分烟煤和褐煤(在地质勘探中,Vr>37.0%,在不压饼的条件下测定的焦渣特征为1~2号的煤,再用Pm>30%~50%的煤)。
**凡Vr>37.%、Pm>50%者,为烟煤,Pm>30~50%的煤,如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大于24MJ/kg(5700cal/g),则划为长焰煤。
表2 中国煤炭分类简表
表3 无烟煤的分类
*在已确定无烟煤小类的生产矿、厂的日常工作中,可以只按Vr分类;在地址勘探工作中,为新区确定小类或生产矿、厂和其他单位需要重新核定小类时,应同时测定Vr和Hr,按上表小类。如两种结果有矛盾,以按Hr划小类的结果为准。
表4 烟煤的分类
*当烟煤的粘结指数测值G小于或等于85时,用于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和粘结指数G来划分煤类。当粘结支书测值G大于85时,则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和胶质层最大厚度Y,或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和奥亚膨胀度b来划分煤类。
**当G>85时,用Y和b并列作为分类指标。当V<28.0%时,b暂定为150%;V>28.0%时,b暂定为220%。当b值和Y值有矛盾时,以Y值为准来划分煤类。 分类用的煤样,如原煤灰分小于或等于10%者,不需灰分。灰分大于10%的煤样需按GB474-83煤样的制备方法,用氯化锌重液减灰后再分类。
表5 褐煤的分类
*凡Vr>37.0%,PM>30~50%的煤。如恒温无灰基高位发热量QGW-A.GN大于24MJ/Kg(5700cal/g)则划为长焰煤。
国际标准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国际煤炭分类工作组1956年在日内瓦国际煤炭分类会上修订并正式作了国际标准的煤炭分类表。因欧洲各国褐煤资源较多,欧洲经济委员会于1957年进一步提出一个“褐煤国际分类表”,于1974年经国际标准化组织(1SO)修改后向各国推荐使用。
硬煤为烟煤、无烟煤的统称。指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大于或等于24MJ/kg,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串大于或等于0.6的煤。硬煤国际分类是以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为第一指标,表示煤的煤化程度,当挥发分大于33%,则以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为辅助指标;以表示煤粘结性的坩埚膨胀序数或罗加指数为第二指标;以表示煤的结焦性的葛金焦型或奥阿膨胀度为第三指标,将煤分为62个类别,每个类别以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其中烟煤59类,无烟煤3类。为便于煤炭贸易和统计,又将性质相近的类别煤分为11个统计组。褐煤国际分类是对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小于24MJ/kg的煤(以这个界限与硬煤区分)以铝甑法焦油产率和新采煤样无灰基总水分为分类指标,将褐煤分为6类5组30个牌号,各个牌号均以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为使煤炭分类与煤的特性相结合,欧洲经济委员会煤炭委员会固体燃料利用组于1987年提出一个国际硬煤分类编码系统,以代替1956年的国际硬煤分类,使煤炭生产者、销售者和用户根据分类编码能明确地了解煤的质量。该编码系统于1988年4月由欧洲经济委员会第43次会议批准。编码系统选定8个参数说明煤的不同性质,即: 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率R,(%) 2位数 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特征S 1位数 显微组分指数 2位数 坩埚膨胀序数 1位数 挥发分产率Vdd(%) 2位数 灰分产率Ad(%) 2位数 全硫含量St,d 2位数
高位发热量Qgr,daf(MJ/kg) 2位数
根据以上8个参数及给定的数码位数制订出国际硬煤分类编码系统。如某一种煤的特性如下:
镜质组平均反射率Rtl.76% 编码17 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特征:S=O.23; 一个凹口 编码3 显微组分指数,%(体积) 惰质组32 编码33 壳质组10
坩埚膨胀序数1 编码1
挥发分产率Vdafl6.3% 编码16 灰分产率Adl8.7% 编码18 全硫含量St,dI.42% 编码14
高位发热量Qzr,daf36.4MJ/kg 编码36 则该煤样编码号为 17333116181436
从1989年起,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又按煤化程度、煤质品位和煤岩类型制订了一个国际煤层煤分类(Internationa[ClassificationofCoalinSeam) 。将恒湿尤灰基高位发热量低于24M,J/kg的煤称低煤阶煤。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率于2.0%,且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不低于24MJ/kg的煤称中煤阶煤。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率不小于2%的煤称高煤阶煤。镜质组指植物的木质一纤维组织经凝胶化作用转化而成的显微组分组。镜质组反射率指在显微镜下,于油浸及546nm波长条件下镜质组的反射光强度与垂直入射光强度的百分比,以R(%)表示,其值随煤化程度增高而加大。随机反射率是指不转动显微镜载物台所测得的镜质组反射率。
上一篇: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练习题
下一篇:魔兽世界德拉诺稀有精英坐骑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