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3多彩的消费考点规范练新人教版必修
时间:2025-05-11
时间:2025-05-11
2019
多彩的消费
一、选择题
1.
(2017·山西平遥模拟)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为此,与之相对应的三大举措是( )
①促进就业、增加收入②提高恩格尔系数③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优化消费环境④健全社会
保障体系
A.④—③—①
B.②—④—③
C.①—③—④
D.①—④—③
2.2016年,国家质检总局针对消费者关注度高的空气净化器、智能手机、电饭煲、智能马桶盖、家具、厨具等10种重点消费品展开质量提升行动,提出“十三五”期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要稳定在92%以上,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超过84.5。质量提升行动能够( )
①有效拉动经济增长②带动新兴产业发展③提升国民生活品质④增加国民预期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土豪”是近几年新兴的一个网络用语,用于调侃那些有钱又很喜欢炫耀的人,体现的是社会大
众对于有物质无文化、有金钱无素质、有奢侈无品质群体的一种抵制与鄙视。“土豪”现象启示
我们,在消费上要( )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④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一种丑陋的饮食观。有效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需要( )
①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②消费者适度消费,理性消费③消费者重复使用、多次利用任何餐具④餐饮企业以社会效益为根本目标,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5.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有多方面的表现。从消费需求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面对这种消费新常态,应该( )
①引导消费行为,科学理性消费②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优质服务③倡导求异心理,追求标新立异
④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收入公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近几年我国开始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这必将进一步拓宽电子商务发展空间,并带动信息消费。促进信息消费有利于( )
①提高居民消费质量②增强居民消费能力③推动产业结构升级④引导居民理性消费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2019
7.(2017·安徽合肥模拟)网红一般指在网络和社交平台上具有极高知名度的人。网红以其形象、品味为主导,依托庞大的粉丝人群进行定向营销,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催生了网红经济。下列对网红经济判断正确的是( )
①网红经济促进产业的升级,优化消费结构②移动互联网为网红经济提供了技术条件③网红主要利用粉丝的从众消费心理进行营销④网红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模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闪付”(Quick Pass)作为一种消费新时尚,是指对于单笔金额不超过1 000元的消费,无需密码和签名,只需要在POS机上轻松一划便可快速支付的方式。它满足了人们对快捷、高效支付的需求,有利于刺激消费,更好地满足百姓生活所需。这说明( )
A.这种消费方式可以创造消费动力
B.收入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C.“闪付”是一种非信用消费方式
D.“闪付”是一种非理性消费
9.土豆效应,又称“土豆悖律”,是指在大萧条时期,土豆需求量会激增,比喻消费者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价格和销售。由此可见( )
①经济越萧条中低端商品利润越高②高端奢侈品与中低端产品互为替代品③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④消费者求实心理主导这一消费效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几年来( )
2011年至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情况
A.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成本下降,生活水平提高
B.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
C.我国城乡居民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逐渐增加
D.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超过农村居民收入增速
11.(2017·重庆模拟)“NONO族”,是一个具有双重否定意义的时尚新概念。“NONO族”对奢华品牌说“NO”,对一味跟风说“NO”,对乱讲个性说“NO”,对打肿脸充胖子说“NO”。现在,某报社请你就“NONO族”的上述做法写一篇评论,你认为最为恰当的题目是( )
A.量入为出紧缩消费
2019
B.理性消费科学生活
C.杜绝品牌戒奢从俭
D.享受自然健康和谐
12.某些网红经济以年轻貌美的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位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依托社交媒体上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这一经济形式( )
A.是从众心理主导的消费,应理性看待
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属理性消费
C.能够促进产业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
D.可以极大提高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水平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一篇:企业各岗位人员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