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材料作文训练之审题立意2_z

时间:2025-04-30

百步穿杨意犹酣 吹尽狂沙始到金——高考材料作文训练之审题立意

故事引入 :宋朝时宫廷举行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 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 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

表现这句诗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 [基本符合题意] 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符合 题意] 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 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 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有新意] 这样绘画,抓住了“题眼”就把“深山藏古 寺”中“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审题审 得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准--深---新] 审题立意需要训练、需要技巧。

所谓审题

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 文话题(包括材料),以求理解 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 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 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 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 的过程。

2006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 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 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 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 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 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 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 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 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

审题

“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考生要对本材料作一个全 面的理解,这个内容应该是“图书阅读率与网上阅读率” 的问题,核心是“阅读”的问题,思维导向也应该是倡 导阅读.因此,我们可以以此立意,阅读是什么?怎样 阅读?阅读的结果会怎样? “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成文”,意味着让 考生可以选取材料中的一个片断,如图书阅读率或网上 阅读率等,这样可以有下面的立意:淡漠读书的思考, 网络阅读之利弊等等。 这时,我们还有一个关键点不要忽略——不要脱离材料 内容及其含意作文,这是一种较之话题作文要严格的一 种限制,脱离了这个限制来谈任何问题都是离题的。如 由本材料就不可以谈人们观念的变化,单纯地谈科技如 何迅速发展等问题。

总结:这种新的作文样式,从本质上讲,是材 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

,又是话 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 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 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 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 作文的缺陷。

写好新材料作文必须读懂材料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 写作者的立意指向”,那么读懂材料就 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 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 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 表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继而确定自己 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

所给的材料主要有:1 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 2 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3 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4 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 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 5 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 6 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7 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 成的漫画……

一、从抓关键句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 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 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 材料,正确立意。如: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 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 “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 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 “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 个!”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 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 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 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 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 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 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 的勇于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 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在完成了巴尔扎克塑像 雕塑之后,让他的学生们谈一下看法。学生们高 度赞扬了塑像的雕塑技巧。其中的一位学生说, 老师,这尊塑像雕塑的太好了,太完美了。尤其 是那双手,太生动、太栩栩如生了,它简直都不 属于这整个雕像了,这双手真是雕塑史上的精华。 听了这些,罗丹仔细端详了一会雕像,然后拿起 斧头,毫不犹豫将塑像的那双手砍掉,并回过头 来对他的学生们说,不属于整体的东西就不应应 该存在,请同学们记住,没有任何部分比整体更 重要。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在完成了巴尔扎克塑像 雕塑之后,让他的学生们谈一下看法。学生们高 度赞扬了塑像的雕塑技巧。其中的一位学生说, 老师,这尊塑像雕塑的太好了,太完美了。尤其 是那双手 …… 此处隐藏:83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高考材料作文训练之审题立意2_z.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