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中小学生注意、感知和记忆的发展与教育
时间:2025-05-01
时间:2025-05-01
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与教育 中小学生感知的发展与教育 中小学生记忆的发展与教育
记忆: 注意、感知、观察、记忆、遗忘的一般概念 注意和记忆的分类
理解: 中小学生的注意、感知和记忆发展的特点 遗忘的原因及其规律
运用: 运用注意规律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 能结合实际选择和应用有效方法来培养中小学 生良好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结合中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培养其良好的 记忆力
第一节 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与教育
一、什么是注意 (一)注意的含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注意的指向范围越大,集中性就越差;注意的 指向范围越小,集中性就越好。注意是各种心理活动的伴随状态。
(二)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 保持功能 调节和监督功能
1.选择功能 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注意使心理活动 选择有意义的、符合当前活动需要的重要信息,同 时避开或抑制那些无关信息的干扰,从而使心理活 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选择功能是注意的首要功能,注意的其他功能都 是在它的前提下发生作用的
2.保持功能 注意的保持功能体现在注意在时间上的延续 注意能使人的心理活动较长时间地保持在被选
择的对象上,维持一种比较紧张的状态,从而 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3.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使人的心理活动沿着一定的方向和目标进行,并能提高人的意识觉醒水平,使心 理活动根据当前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分配和及 时的转移,以适应变化着的周围环境
(三)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范围 含义 影响因素 注意的稳定性 含义 影响因素 注意的分配 含义 条件 注意的转移 含义 影响因素
什么是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能清楚
把握的对象的数量,又称为注意 的广度 一般地,注意的范围越大,同样 的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就越大。 因此,扩大注意的范围,可以提 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实 验 例 证1830年汉密尔顿(Hamilton)最先做了关于注意广度的实验。他
在地上撒一把石子,让被试在一瞬间辨认,结果发现被试很难看清六个以上的石子。如果把石子两个、三个或五个组成一堆,人 们能同时看到的堆数和单个的数目几乎一样多,因为人们会把一 堆看做一个单位。 后来有人用速示器做实验,结果表明:在0.1秒的时间内,成人一 般能注意到8~9个排列不规则的黑色圆点或4~6个没有联系的外文 字母,3~4个几何图形。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汉字实验表明,对没有内在联系的单字只能 看
清3~4个,对内容有联系的组成词或句子一般可看到5~6个字。
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 注意对象的特点 注意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 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也就越大,反之注 意的范围就越小 活动的性质和任务 在注意对象相同的情况下,活动任务越复杂,越 需要关注细节的注意过程,注意的范围就越小 个体的知识经验 个体在某一方面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对这一方面 的整体知觉能力就越强,因而对这一方面的注意 范围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什么是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 或同一活动上所能持续的时间。这 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 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 时间 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