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社会效益评价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中国园艺文摘
2 0 1 3年第4期
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社会效益评价侯跃,乔敬雅(]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北京】 0 0 8 7 1 2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 5 0 0 0 0 )摘要:群力湿地公园作为全国首个雨洪公园,在具有雨洪调蓄功能的同时,其社会效益亦不可忽视。通过体验
法、观察法、问卷调查及访谈,研究群力湿地公园的社会价值。得出结论:群力湿地公园已经成为居民日常休闲及周末度假的重要场地,同时,其对相关专业学生的设计理念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关键词:群力湿地公园;社会效益评价;雨洪公园
1场地概况与研究方法群力湿地公园位于哈尔滨市群力新区,占地约为3 0 h m。由原生湿地、人工湿地、栈桥、边界、地形 5大
数量有明显增加,比工作日多 3 1%,且距离较远需乘坐公
交车车或自驾来湿地公园的游客是工作日的 2 . 6倍。L
系统组成。借鉴自然保护区中圈层保护模式,保留场地中部的大部分地区,作为自然演替区域;外围通过地形与植被的结合作为城市与自然间的缓冲区,同时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 此次社会效益评价主要关注公园内休闲活动空间的使用状况,及湿地公园对相关专业学生的设计理念的影响, 研究方法如下。
l 8 | 0— 1 9: 3 0 磷 蕊龋蕊蕊0 0一娜 蕊蕊龋稿黼盈豳
赫赫础。 精 蛳
0蓄勰驰 躺
。。
It
9: 3 0— 1 o: j o。一7: 3 0
q i蕊 i簿…勰:
休息日 l-工作臼
4:{ O~ 5:
簟
- -—一
:’
,
;J
0
5 0
1 0 0
1 5 0
2 0 0
}
图 1各时段活动数量统计
各类活动场地活动量差别较大。栈桥、观景盒使用者活动量具有明显优势。平均活动密度最大的为观景塔,其
( 1 )体验及访谈法:分别选择夏季及秋季 2个季节,对群力湿地公园进行体验式调研。并通过访谈使用者,深入了解使用者对场地的态度。
次是亲水平台 (见图 2 )。由于亲水平台受蚊虫问题干扰较为严重,在 1 8: 3 0~ 1 9: 3 0这一时段的活动量有明显降低。
( 2 )观察法:依据场地基本特征及周边环境状况,选取公园东部作为典型案例地。观察分别选择工作日及休息日 进行。通过预调研选取使用者特征不同活动类型较为独特
入口空间是各类活动场地中使用效率最低的部分。
的时间段,观察时长为 1 h。对户外活动中的活动行为进行观察记录。 ( 3 )问卷调查法:针对使用者对湿地公园的评价,调研共发放问卷 2 0 3分,收回有效分卷 1 9 5份,其中工作日有效问卷数量 9 6份,非工作日 9 9份。同时,针对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通过网络发放问卷 4 0份,回收有效分卷 3 1份。图 2各场地活动数量统计
2湿地公园使用效率及活动类型2 6~ 4 5岁的青年人群是公园的主要使用者,占游人总数的 4 3 . 1%I退休人员占使用者总量的 4 1 . 5%。大部分使用者居住在群力湿地公园附近的小区内,如丽水丁香园、
2 . 2湿地公园的活动类型公园内可容纳摘野菜、戏水、聚会、摄影等各类活动, 但活动量区分明显。散步、观赏、坐着休息这 3类活动数量存在明显优势, 3类活动的使用者数量占总数的 8 5%以上。除此 3类活动外,运动健身活动的场地需求较为明显,且
宝石花园、群力新苑等,7 0 . 2%的使用者能够步行 3 0 r ai n到达湿地公园。
工作日、休息日各时段的活动需求较为稳定。湿地公园已经成为周围居民运动健身的最佳场地。
2 . 1湿地公园的使用效率湿地公园已成为市民日常休闲及周末度假的重要场地,工作日各时段使用者活动量基本保持稳定。其中1 8: 3 0~ 1 9: 3 0是使用者活动的重要时段 (见图 1 ),这一
道路及座椅上产生的活动类型最为丰富,除休闲散步交谈等常规活动外,依托其紧邻的人工湿地系统,采野菜、
观察动植物等活动均在此处展开。边界及入口处产生的活动种类最少。边界的场地设施比较简单,且紧邻街道,不适宜长久停留。但是入 I: 1处凭借其丰富的景观效果,依然成为吸引使用者拍照的重要场地。同时,由于入口处植被
时段除去居民餐后休闲活动外,还有大量使用者为上班族
绕行到公园内,进行短暂的休闲活动。双休日公园使用者
较少,蚊虫问题较轻
,夜间的活动量有所增加。
2 . 3调查结果分析第一作者简介:侯跃( 1 9 8 8一),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2 . 3 . 1 湿地公园成为居民日常活动及周末休闲度假的
重要场地
步行通勤的使用者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且
-
1 0 5 -
上一篇:初二年英语期中考试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