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述性阅读《说木叶林庚》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时间:2025-05-01
时间:2025-05-01
高考论述性阅读《说木叶林庚》阅读练习及答案
想要轻松解答高考语文论述类阅读题要多做练习题,这样才能掌握各类题的答题方法,为此教育为大家带来高考论述性阅读《说木叶林庚》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大家能够在练习中提高自己。
说木叶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这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但一遇见木叶的时候,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这里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
木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