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第二章1-5节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石油地质学
石油地质学
第二章 现代油气成因理论
第一节:油气成因理论发展概况一、石油成因有争议的原因石油的成因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课题,至今还存在一些争论。 这主要原因是: 1.物态上:石油与天然气是流体。经过一定距离运移而聚集起 来的。 因此油气产地(油气藏)≠生成地 2.化学组成上:组份很复杂,且在运移过程中或其它条件的改 变,其成份也在发生变化,其现今的组成并不代表其原貌。
原始母质->油气?3.涉及学科多:由于分离及鉴定手段的限制,目前对石油组份 的了解尚不充分。 石油的成因问题,关系到油气的勘探方向,所以,多年来,它 一直吸引着许多国家地质学家、生物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
石油地质学
第二章 现代油气成因理论
二、油气成因分两大学派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对油气成因的认识基本上分 为无机成油和有机成油学说两大学派。
无机论:无机物(C,H2O、Fe)-油气有机论:生物有机质-油气早期说(浅成说):浅层、成岩早期、生物化学作用 晚期说(深成说):一定热力+催化剂作用
石油地质学
第二章 现代油气成因理论
(一)无机成因说1、 碳化说:1876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石油是 地下深处的金属碳化物与下渗的水相互作用所生成。生 成的石油蒸气在冲向地壳的过程中冷凝形成油气藏。 3FemCn+4mH2O——mFe3O4+C3nH3m 2、 宇宙说:1889年俄国索柯洛夫:碳氢化合物 是宇宙所固有的,在地球处于熔融阶段时即已存在 于气圈之中了,以后地球冷却被吸附凝结在地壳上 部形成油气藏。
石油地质学
第二章 现代油气成因理论
3、岩浆说:苏联库德梁采夫(1949,10),在纪念宇宙 说六十周年时突然由有机说的观点转变为无机说,认 为地球深处的岩浆中,含有C、H,还有O、N、S及石 油中其他灰分元素。在6000℃—12000℃下,C、H可 形成甲基,到3000—4000℃可形成次甲基,随着温度 降低,可形成甲基,最后形成甲烷,甲炔基可聚合形 成各种烃,在温度、压力适合时形成石油。 其证据是:岩浆岩、变质岩中相继发现油气藏, 基性岩浆发现了天然气。
石油地质学
第二章 现代油气成因理论
(二)有机成因说1、十八世纪中叶,罗蒙诺夫提出“石油是煤在地下高温蒸 馏的产物——蒸馏说
2、二十世纪初,发现石油中有卟啉化合物,石油 有旋光性——有机说盛行“植物说”、“动物说”、混合说、脂肪说、碳水化合物说、 蛋白质说3、“混成说”(1932年古勃金):含有各种类型
的分散有机质的淤泥,在成岩早期产生分散状态的石 油,在压实过程中和水一起进入储层,形成油气藏。——早期有机成因说
石油地质学
第二章 现代油气成因理论4、早期
有机论(P.V.Smith,1952—1954):石油是有机质在沉积(埋藏成岩)早期生成的,是许多海 相生物遗传下来的天然烃的混合物。 5、晚期成油说(P.H.Abelson,1963):石油是由沉积岩 中占有机质70-90%的不溶部分(干酪根)经过一定的埋 藏演化,在成岩作用晚期,经热解产生的。——干酪根热解成 油说 6、液态窗(Pusey,1973):液态烃分布规律,主要分布 66.5~148.9℃地温间,高于此温度大部分为凝析气田、气田、 干气田;低于此温度则为生物成因气。液态烃存在的温度范围 称为液态窗。表明石油的分布于温度有关,存在于一定深度范 围,并不在地表,从而支持了晚期有机说。
石油地质学
第二章 现代油气成因理论绝大多数石油地质工作者相信:
有机成因是油气形成的主要机理。其主要证据为: 1.世界上已发现的油气田99.9%都分布在沉积岩中,只有极 少数石油分布在岩浆岩和变质岩中,且这少数石油也被证明 是从沉积岩中运移而来的,而与沉积岩无关的地盾和巨大的 结晶岩突起发育区,至今未找到油气聚集。
2.石油在地层时代的分布上与煤、油页岩及有机质的分布状 况相吻合的,表明它们在成因上是有联系的。3.虽然世界上的石油没有成份完全相同的,但所有石油的元 素组成和化合物组成是相近的或相似的,说明它们的成因可 能大致相同。
石油地质学
第二章 现代油气成因理论4.大量油田测试结果可知,油层温度很少超过100℃, 有些深部油层温度可以高达141℃,而当T超过250℃时, 烃类就会发生急剧而彻底的裂解,生成石墨及H2,说 明石油不可能在高温下形成。5.从目前发现的油气藏分析看,石油生成、聚集成藏 不需很长的时间,大约需不到一百万年。 6.石油中含的卟啉化合物,异戊间二烯型化合物,甾 醇类,石油的旋光性都证明石油是在低温下,由生物 有机质生成的。
石油地质学
第二章 现代油气成因理论7.石油地质工作者对近代沉积的研究成果表明,在 近代沉积中确实存在着油气生成过程,且至今还在 进行着,生成的数量也很可观。并且,在实验条件 下,用有机质进行地下条件模拟,转化出了烃类, 这为有机成因学说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以上重要事实的存在,大大促进了石油有机生成 理论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学 等基础理论的发展,及色谱、光谱、质谱、电子显微 镜、同位素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广泛采用,为应用 有机地球化学 …… 此处隐藏:151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抽样设计与样本量的确定
下一篇:天津市初中地理会考试卷与答案